作者:姜美芝
作为全球第三大主板厂商、第一大显卡厂商,微星虽然近年来产品遭到不少诟病,并且据统计资料显示,华硕显卡今年的出货量已达到500多万,一举越至全球老大位置。然而,上海微星作为微星欲振兴全球市场的中坚力量,再微星试图扭转全球市场滑坡的战略大局中,不仅没有成为中流砥柱,反而由于起步较晚、多元化效果不佳、
主业不突出和市场推广不力,拖了微星的后退。
说起来也是,作为全球第一大显卡厂商,上海微星在中国市场上却难占一席之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近来,上海微星为挤占低端市场,不断推出低价产品,梦想打破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但效果依然不佳。不思进取,不知天高地远;不愿反思,无以获新生。为不负微星的国际化形象,上海微星必须痛定思痛,韬光养晦,以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惨境。
多元化经营的鸡肋
早在1996年,微星就在中国大陆设立了总部——上海微星,并以主板和显卡两大系列产品开始了在大陆地区的品牌推广。然而在主业——主板和显卡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奠定根据之际,上海微星便走上了多元化的不归路。
上海微星的意图其实再明显不过,以其总部在主板和显卡上的研发能力和声誉,主业的市场决不成问题,拿下市场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在短期内要想出成果、出效益,无疑多元化是条捷径。其实,早在2003年,微星的整体经营思路就开始转变,据微星方面介绍,从那时起,微星的经营目标就从原来的“做最好的配件类产品供应商”,一变而为“微星要拓展成为IT 终端消费类品牌,要被更多的用户接受和喜爱”。
这样,上海微星也走上了多元化的“贼船”,并迅速推出了跨越多行业、服务广大直接用户的终端产品。据统计,目前微星科技产品线已经推出了包括笔记本电脑产品, MP3 、 MP4 等数码影音类产品,蓝牙通讯产品等在内的四大类数十种产品。
然而,多元化的结果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包括笔记本在内的多款产品,不仅没有打开局面,反而成了累赘,干扰了上海微星的主业开拓。其实,上海微星多元化失败的根源在于选错了时机,在主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之前实施了多元化战略,可以说是操之太急。看看Intel,挟其CPU和显卡技术与市场优势,妄图入侵主板市场,照样是一败涂地。微星的实力与Intel实在难以并论,但也算是前车之鉴吧,可惜微星一时不慎上了“贼船”,想下来却又难了。
主业不力的反差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微星以主板和显卡起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其多年在全球市场上主板第三、显卡第一的身份为国人狠挣了一口气。顶着总部的黄罗伞,上海微星堂而皇之地高调进入大陆市场。然而,经过近10年的打拼,上海微星与其总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相比,实在无法令人信服。而这样的成绩还是在祖国大陆市场做出来的,就更令人失望了。
2004年,上海微星在主板市场一直占据的第三位置不复存在,排在华硕、精英和技嘉之后,位居第四。而其一直引以为豪、排名全球第一的显卡,更是上不了台面,截止目前,还没有进入第一阵营,占据市场一席之地。不过这一点到不能说是上海微星做得不够,因为显卡市场的确是被大陆厂商垄断了,外资包括台商还没有做大的先例。
仔细分析下来,不难看出上海微星主业不力的根源。市场是靠技术、质量和时间打造出来的,上海微星妄图以总部的声誉来打江山,显然犯了战略性错误。短期内没有成效,又急忙祭出多元化的法宝,从而犯下了第二个大错,致使上海微星没有抓住机会靠主板和显卡形成品牌效应。
古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上海微星浪费了大好的机会真是太可惜了。
“价格毒药”的负面效应
对于上海微星来说,显卡市场的机会在短期内可能不大,唯一可行的就是拓展主板市场了。然而,为了维持其国际化的高端形象,上海微星一直没有推出二线产品,致使其主板市场持续滑坡,并在2004年跌到了第四位。看看其他几个一线大厂,华硕和技嘉都是很早之前就创立了二线品牌,并趁上海微星立足未稳之际,已经在低端市场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而同为第一阵营的微星却姗姗来迟,直到去年才有所动作,“U CLASS”系列可以看作是微星二线产品出炉的标志。
上海微星给人的感觉好象总是慢人一拍,又喜欢亡羊补牢,还有点自相矛盾。在推出二线产品上,它是远远落在了华硕和技嘉的后面。于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它终于推出了“U CLASS”系列产品。而在此之前,为了对抗竞争对手二线产品的低价冲击,微星一度曾频频降价,以致于在业内获得了一个“价格毒药”的“美名”,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降价并没有给上海微星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反而让对手看穿了它的底牌,让消费者开始怀疑其产品的品质。微星原本是高端产品的象征,由于上海微星低价策略的频频实施,正中了大陆消费者“便宜没好货”的陷阱,跌入了万劫不复之境。
俗话说:祸不单行。近来,关于微星C51显卡组存在缺陷一事又有了新的报道,并屡见报端。据非汉语媒体报道,现在至少有一家英国的系统整合企业和两家一线厂商在NVIDIA最新的显卡组上发现了问题。而NVIDIA坚持认为出问题的并不是显卡本身,而是微星等公司的事情。这一事件也波及和影响到了国内微星市场。
当前,由于微星去年业绩不佳,多元化布局调整造成的混乱,产能悉数西移引发的裁员风波,以及部分部门的停产及规模锐减,在微星内部造成了士气的极度低落。而上海微星受此影响,也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微星去年的年终业务会议移师大陆昆山厂举行,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大陆在微星振兴全球计划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据微星高层介绍,则是为了鼓励员工、尤其是大陆员工的士气。为了达到振奋人心的目的,董事长徐祥还带领全体参会员工大喊口号,可见微星目前的处境。
刘禅因有诸葛亮辅佐,却成不了大事,终成史书嘲讽的“刘阿斗”;上海微星有全球第一大显卡厂商、第三大主板厂商微星支持,连董事长都放下斯文,当众狂呼,再不有所作为的话,岂不也成了业界的“刘阿斗”了?
希望上海微星能走出目前的怪圈,抛头颅、撒热血,成为微星中“最亮的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