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上海桂平路481号16号楼。
硕大的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只有那些零散堆放在各个座位上的手机零配件和设计图纸,还依稀透出这里曾经有过的繁荣。
门卫告诉记者,再过几天这里就将彻底关门,因为这个办公室的主人——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豪通讯)——已经宣布解体,所有员工全部解散。
这是曾经宣称要做全球手机老大的台湾大霸电子(5304,tw)旗下第二家倒闭的企业,此前,专门从事代工业务的天津泓越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越)已经宣布关门大吉。
与此同时,大霸旗下骨干企业迪比特的情况也越来越糟——一边债务缠身,另一边赖以生存的手机代工业务也毫无起色。“代工的订单越来越少了。”迪比特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两家子公司倒闭
7月5日,上海浦东金晓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学芳走进了闵行区劳动仲裁委的办公室,正式代表贝豪通讯的30多个员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贝豪通讯返还拖欠的员工工资和补偿金。与此同时,贝豪通讯另外22名被裁的员工聘请了其他的律师也在准备起诉。
调查显示,贝豪通讯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是台湾大霸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曾为迪比特研发了多款手机,并曾在2005年研发出了可商用的TD-SCDMA手机,高峰时期公司曾拥有200多名研发人员。
按照陈学芳的统计,贝豪通讯共拖欠了她所代理的30多名员工共100多万元工资,另外22名员工被拖欠的工资也高达上百万元。“从4月份开始,贝豪通讯就没有向员工发放工资,没有替员工交纳过社保等费用。”陈学芳告诉记者。此外,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贝豪通讯还必须向被解散的员工支付补偿金。但是贝豪通讯并没有支付这笔钱,而是给每个员工发放了一张欠条。
让被裁员工更担忧的是,几个月以来,大霸电子副总经理叶德诚已经对贝豪通讯的一些资产进行了拍卖处理,如果不能早点通过仲裁或者起诉的方式拿到拖欠的工资和补偿金,那么到手的欠条必将成为一张“白条”。
“叶德诚原来还想把公司支撑下去,但是台湾方面一直不愿意再注入资金。”贝豪通讯一位员工告诉记者,6月底,苦苦支撑了许久的叶德诚终于挂印而去,随后不久,公司便宣告将所有员工全部解散。而在此前,叶德诚还不断为员工打气说,大霸电子手中有的是资金。
事实上,为了全力保住骨干企业迪比特,大霸早在今年初就将泓越的员工全部解散了。
据了解,泓越注册资金约6000万元,主要从事代工业务。早在迪比特陷入困境的2005年,大霸电子就全面收缩了其在天津的生产线,并对外宣称逐步将产能转移到上海。
迪比特债务缠身
“迪比特这边估计也快撑不下去了。”一位迪比特的员工向记者透露,从去年12月开始,迪比特就已经开始拖欠员工的社保。
与此同时,迪比特想办法拖延到期债务。它一方面通过关联公司宣普实业申请财产保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债权人要债难度——今年1月,迪比特给所有的供货商发通知,称供应的产品有问题,要求核对账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以产品质量不好为由,减少对债权人的支付。”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张战民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手法,迪比特实际上已经赢得了自救的时间。
大霸电子创始人、董事长莫浩然一直希望迪比特在重回代工路线后,通过代工业务来拯救整个公司,毕竟早在1999年,迪比特就曾是Motorola 和Siemens等的主要手机代工生产商。
然而,被迫重返代工市场之后,迪比特的表现并不好。从今年4月份开始,迪比特接到的代工订单越来越少,大部分供应商也不敢过多地跟迪比特发生交易。
与此同时,迪比特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单是在闵行区法院起诉的债主加起来就有近10亿元的债务。”张战民告诉记者。他曾代表一个债权人起诉了迪比特。
叶德诚可谓吃尽了被追债的苦头。今年4月,叶德诚在贝豪通讯办公之后,大批债权人从位于莘庄的迪比特办公室转移到桂平路贝豪通讯的办公室要债。
在4月份前,贝豪通讯还有库存手机、被裁员工的电脑等可用来变卖,但是在3月份开始,公司可变卖的资产越来越少。此时,苦苦支撑的叶德诚已经无力回天。
大霸遗产
这是1979年公司成立以来,大霸电子第二次陷入债权人的包围之中。
两三年前,莫浩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在大霸电子刚成立的七八年时间里,由于自己资源相当有限,便向银行借钱来支持公司的经营,“但是银行只喜欢锦上添花,从来就不会雪中送炭”,在公司经营不太顺利的情况下,“由于银行追债,两次差一点倒闭,我自己也差一点进了监狱”。
而据一位迪比特的前高层透露,此时身在台湾的莫浩然已经是意兴阑珊,无心再拯救其在内地的业务。此前主管内地业务的大霸电子副总彭新淼也早已不再过问公司事务。
在泓越和贝豪通讯先后宣布解体之后,大霸电子在内地的产业就只剩下迪比特和专门做电池的上海万洲电池有限公司。据了解,上海万洲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人民币。由于其此前定位为迪比特的配套企业,在迪比特陷入困境之后,上海万洲电池有限公司也因没有订单而陷入困境。
而作为大霸电子的关联公司的宣普实业也没有留下太大资产,记者得到了一份由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宣普实业资产总计为1.3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仅仅为490万元——主要是办公室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