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蔽器引发各方争议》追踪报道
信息产业部相关人员回应本报报道
用新技术解决正当屏蔽需求
6月9日刊登的深度报道《手机屏蔽器引发各方争议》,激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文章见报当日,包括Sohu.com网、新浪网等在内的全国多家网站纷纷转载该文,许多网友也就此发表意见和建议,使相关争论持续升温。此外,不少深圳读者打电话到报社,咨询关于手机屏蔽器的最新情况。
为此,记者随后采访了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生产厂家和相关律师。面对争论不休、尘埃未定的“手机屏蔽器”焦点话题,相关部门正欲通过替代性技术来破解这一难题。
“手机屏蔽器”报道引起强烈关注
在本报刊登《手机屏蔽器引发各方争议》报道当日,就有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来电咨询关于手机屏蔽器的情况。记者发现,这些咨询者中绝大多数是“不知政策”的使用者,其中还包括部分“地下”生产厂家。
近几天来,记者接到不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他们最关注的是:手机屏蔽器的使用亟待规范。他们认为,从实际情况看,手机屏蔽器的使用极有必要,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如一些重大的、秘密性的会议,必须通过有效监控,暂时性限制手机使用。很显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
家住宝安的李昕女士向记者咨询,最近3个月住家附近的手机信号一直不好,经常一接通电话就没有任何声音,在看了本报的报道后,“忽然想起我们家旁边就是一家工厂厂区,会不会是工厂里非法安装了手机屏蔽器导致我们家没有信号?如果真的是,该如何解决?”
而一位电子仪器生产厂家的刘姓副总辗转问到记者的电话后咨询:如果按照相关政策,我们的屏蔽器就肯定是“非法生产”了,那怎么样生产才算合法?“报道中说要申报型号核准,可我们问了无管办,手机屏蔽器根本就没有型号核准程序,也就是说我们想合法生产都不可能。”当记者提醒合法生产首先需要向国家保密局提交申请时,刘副总无奈地表示,他们生产的手机屏蔽器均属零售,“根本就没有具体使用对接单位,肯定不能向保密局申报。看来以后只有不生产了,还好,这块业务本来就不是我们的销售重点。”
生产厂家:“我们很茫然”
记者通过相关途径联系到了一些手机屏蔽器的生产厂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手机屏蔽器生产商总经理告诉记者,在得知本报的报道后,“我们很茫然”。该总经理不愿透露其每月的具体销售数字,并以“我还有事”匆匆收线。
另一家曾被深圳无管办“查处”过的生产厂家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当时被查处是因为“有人举报”,“被查处后我们才知道不能随便生产手机屏蔽器,现在已经停止生产。”该负责人随后表示“我们是在被举报后才知道是违法生产,但我相信目前深圳市场上肯定还有很多没被举报的厂家,这些厂家仍在生产屏蔽器。并且,市场上肯定还有很多人在买、在安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正规”生产厂家还是“地下”生产厂家,都不愿意透露企业的名字,并对市场销售量严格保密。“我只想说,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强对这块市场的监管,这样就不会对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一位已经获得国家保密局审批的生产厂家董事私下告诉记者,“我们(指业内人士)都相信未来手机屏蔽器是有市场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包括保密场所、安全场所、肃静场所或者一些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但基于目前的政策情况,又感觉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我也希望媒体能给厂家指条出路。”
管理部门:还有其他技术可代替
深圳市无管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管理者的角度讲,“肯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章政策”,但从个人的角度讲,“有时也有些于心不忍,因为毕竟深圳是全国的无线电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相关途径,记者采访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监督检查处陈处长。陈处长在电话里表示,从政策上讲,未经批准的手机屏蔽器肯定是不被允许生产、销售和安装的。如果社会上的手机屏蔽器太多太泛滥的话,将会产生相当大的负作用,会对正常的手机通讯造成影响,侵害了手机用户的自由通讯权利,同时还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的覆盖率。
陈处长表示,“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我也不认为手机屏蔽器是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法。”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场所确实有一些屏蔽需求,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技术可以代替,手机屏蔽器并不是唯一的解决产品。企业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更好、更有效、更合理的技术手段。”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无管局办公室的另一位人士针对记者提出的“市场需求确实存在”话题,在电话里表示,“并非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正确的需求,都是应该满足的。手机屏蔽器的有些需求是企业为了个体利益创造出来的。对于这样的市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随后,该人士向记者透露:“我只能告诉你,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手机屏蔽器在保密会议场所的安装需要。”
相关链接
美国:
非法使用手机干扰器可能坐牢
在采访中,一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给记者发来一封邮件,该邮件是一篇曾在国内知名网站上刊登过的新闻,称在美国使用无线电干扰设备不但属违法行为,违法者还可被处以1万多美元的罚款外加一年监禁。
手机不通,很多人会认为是信号暂时不好。不过在纽约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会立即警觉起来:有人在干扰我的手机信号!
从法律条文来讲,手机干扰是明显的违法行为。美国联邦法律明文规定,使用无线电干扰设备是违法的,违法者要被处以1万多美元的罚款外加一年监禁,但实际上由于具体实施操作性差,因此没有人被处罚。现在,从商业机构、学校、医院到银行,甚至警察机构对手机干扰器的需求越来越大。
生产商:
手机屏蔽器市场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