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港湾网络员工眼中,受制于资本的港湾被“变卖”只是迟早的事情。“我们早就做好了(改换东家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的是,最终会重归Huawei的怀抱。”
6月6日,港湾网络与Huawei技术共同宣布,“就港湾网络转让部分资产、业务及部分人员给Huawei达成意向协议书并签署MOU(备忘录)。根据MOU,转让的资产和业务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的资产、人员、业务及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知识产权。”
对于收购的金额和交易的具体细节,双方发言人均表示,“有关的协议还在洽谈之中,不便披露细节。”
资本导演的变卖
一位熟悉港湾的证券分析师表示,港湾被变卖,早在2004年上市失败时就埋下了伏笔。据报道,港湾曾与华平约定,在华平入股港湾后,港湾应该在4到6年内,实现业务的成倍增长,并最终在海外上市,以使华平等风险投资套现退出。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2001年5月,华平和龙科创投分别向港湾注资1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2002年5月,华平和龙科创投再次向港湾分别投资37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同时,还为港湾提供了3500万美元银行贷款担保。
而资本意志之所以能够主宰港湾,很大程度上源于港湾不平衡的股权结构。有内部人士透露,港湾的股权构成是,华平风险投资占有50%的股权,港湾总裁李一男占有45%,剩余的5%由其他管理层持有。
在5月10日与港湾高层在杭州的会谈中,Huawei总裁任正非也着重点提到了资金意志:“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和你们竞争,主要面对的是基金和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基金强大的力量,你们很难招架得住我们的竞争压力。”
事实上,曾有华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将所投资的公司发行上市,是企业获得高额回报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华平认为可从港湾网络的7年项目回报期后实现很高的收益,这样的话,即使港湾无法在短期内上市,其投资回报也能实现。但在投资回报无法预期的情况下,资本选择了一条最现实的道路。
产品线重合之辨
港湾的业务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NGN产品、光网络、综合接入设备、安全产品、DSL设备、网管软件等产品系列。这次出售的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四大产品线占到港湾收入的80%。
但是Huawei控股49%的Huawei3com的产品线同样集中于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无线局域网、语音视讯、业务软件、安全等产品。而在光通信设备市场上,Huawei独自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因此,业内人士将这次收购定义为一次“产品线重合的收购”,也因此引发了对于Huawei3com前途的种种猜测。
对此,一位Huawei内部人士表示,港湾在数据通信领域还是有一些技术特色,比如,核心路由器、语音综合接入产品等,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收购会对Huawei的产品线有所补充。”
诺盛咨询分析师表示,就市场层面而言,这次收购对于Huawei来说有双重作用:第一,市场上减少一个对手,而且是一个足以导致任正非所说“逐鹿中原,惨胜如败”局面的对手;第二,避免这个对手被其他潜在对手利用。
以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为例,2005年Huawei占据了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39.4%,港湾作为第四大厂商,占据了3.4%的份额。而在收购后,Huawei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并超越思科的42.5%跃居首位。
也有人士表示,Huawei对港湾的收购是看中了港湾企业网产品在日本和加拿大市场的突破。
但诺盛咨询分析师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Huawei企业网产品在日本或其他区域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3com的分工结构。对于能够从海外获取一半以上收入的Huawei来说,港湾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显然并不是收购的主要考虑。
人才决定价格
有Huawei内部人士还表示,港湾的研发团队和机制也是Huawei做出收购港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3年到2004年短短两年间,港湾网络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158项。“而这些在Huawei更大的研发平台上,肯定能够发挥更大的能力。”
虽然,港湾2005年全年仅申请了8项专利,但这很大程度由于内部的动荡和调整。“2004年之后的港湾,实在是我的痛苦;大家人心浮躁,踏踏实实创业的感觉淡了,发财的欲望浓了。”有港湾内部员工如此表示。
而在Siemens和港湾曾经达成的收购协议中,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根据当时披露出的收购条款,Siemens愿以1.1亿美元收购港湾面向运营商市场的PowerHammer、ESRHammer和BigHammer三个系列的宽带高端产品以及全部技术、专利和100余名技术人员。
“最终决定收购价格的是人才,而不是产品线。”有分析人士表示。061242
链接:“Huawei系”创业公司
1999年,胡红卫(原Huawei管理副总裁),成立深圳市思捷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0年,李一男(原Huawei副总裁),成立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2001年6月,聂国良(原Huawei常务副总裁),组建汉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1年底,刘平(原Huawei研发部副总)创办林耐特通信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陈硕(原Huawei副总裁)、毛森江(原Huawei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成立尚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