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IT时代周刊:2006年十大预言印证
网友【老编】 2007-03-22 11:05:37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IT时代周刊对2006年中国IT行业十大预言的印证。

预言1:Linux取得突破性发展

《中国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10大看点》之10——《Linux将得到发展》 2006年1月5日出版

与Windows的满地开花相比,Linux可谓一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也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希望能看到颠覆的好戏,业界对Linux的关注也一直与Windows如影随形。

2006年是Microsoft发布Vista的最后期限,在Vista强势的各种宣传攻势中,本刊仍在2006年伊始就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国际开源世界以及中国Linux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源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开展商业运作。”同时,Linux“与各应用软件厂商之间先天的鸿沟正在被弥合,整个‘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之中”。

2006年年中,多家Linux厂商都实现了他们在桌面预装领域的突破,纷纷与电脑厂商签约。

同年6月,中标软件与长城电脑签约,使Linux市场迅速浮出水面。7天之后,中标软件又与浪潮签约,今后2年内浪潮PC将全部采用中标普华的Linux。好消息于是开始不绝于耳:8月19日,北京共创开源软件有限公司与深圳新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新蓝电脑将全部预装共创软件。9月中旬,从中科红旗传来了更让Linux振奋的消息,其与当时世界最大的PC厂商戴尔签约,后者将给其在中国销售的23款台式机和笔记本全面预装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与此同时,世界PC巨头惠普和联想也相继推出了Linux笔记本电脑。

业内人士指出,Liunx在2006年给电脑市场带来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的同时,也再次证明了Linux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言2:NEC等日系手机集体败走中国

《卢雷难扳全面颓势 NEC再演日系手机之殇》 2006年2月20日出版

中国手机市场的广阔前景是国内外手机厂商的共识,也是他们觊觎的一块大蛋糕。然而真正从蛋糕中尝到甜味的厂商,可谓凤毛麟角。

继东芝2005年4月退出中国手机市场之后,日系的京瓷、三菱和三洋等厂商一直是惨淡经营。而当时的NEC在中国市场还算风光无限,时常能在CCTV上看到他们花钱请的俊男靓女大肆宣传自己的手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刊依然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起拥有自主品牌及多种销售渠道的国内与欧美手机厂商,品牌意识淡薄、销售渠道单一的NEC却不能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将难免重蹈日系手机的覆辙,并预言其会“慢慢淡出中国市场”。

事实上,NEC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日系手机厂商共有的问题。2006年3月,随着三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本刊于2006年3月20日发表报道《日系手机全面兵败中国 市场决策不灵、管理制度僵硬》,对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不适应”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大胆预言:“要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日系手机企业的机会微乎其微,特别是在自身还存在市场决策不明、管理制度僵硬、市场营销薄弱等问题的现状下。谁能保证中国市场不会这样说:“永别了,日系手机!”

预言再次得到印证,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势如山倒。2006年11月22日,卢雷难扳全面颓势终于应验,NEC决定正式退出中国手机市场。这标志着一贯以傲人姿态亮相的日系手机厂商在苦撑数年之后,以集体退市的方式黯然离别中国。

预言3:UT斯达康遭遇发展磨难

《3G决策失误 UT斯达康十几亿投资打了水漂》 2006年2月20日出版

在GSM和CDMA的双重挤压下,仍然创造了小灵通神话的UT斯达康,开始为自己的失误策略买单了。

因为站错了3G队伍,UT斯达康在投给WCDMA的10多亿资金打了水漂后,不得不开始裁员,他们同时盯上了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势头不错”的IPTV业务,甚至重新寄望小灵通好梦重圆。

本刊报道指出:“小灵通并不是一个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产品,IPTV也看不到业务上有突飞猛进的迹象。”,“步伐凌乱的UT斯达康在2006年似乎依然不甚乐观。”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UT斯达康,很快于2006年3月20日收到了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此后的6月,虽然他们在上海电信IPTV商用网招标战中夺得了最大的一单,被业界视为情况稍微得到改善,却因为IPTV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都尚未成熟,自身发展羁绊重重,前景也很难被业界看好。

正在所有人为UT斯达康捏一把汗的时候,更大的震荡开始侵袭UT斯达康。10月,UT斯达康董事会否决了吴鹰原定的全球CEO职位。吴鹰的离开被视为对他一系列错误决策负责,然而UT斯达康的颓势却没有人能继续负责。11月17日,UT斯达康一年内再次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告。

2006年对于UT斯达康来说,可谓是命途多舛。本刊的预言得以印证,更多的是因为有一份旁观者的清醒。

预言4:标准之争制约手机电视发展

《标准凌乱争斗不已 手机电视亮起红灯》 2006年2月20日出版

喧嚣许久的手机电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原因是“在手机电视热闹繁荣的背后,标准不明成为产业界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如不能妥善解决,将有可能造成各方诸侯自立标准的混乱失控局面。”本刊在2006年年初就提出了上述对手机电视发展前景将遭遇标准问题阻碍的担忧。

手机电视标准究竟采纳广电总局的,还是采纳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这一利益争斗已经影响到了手机电视的初始发展。手机电视在2006年的发展正如本刊担忧的那样,标准之争的扑朔迷离给手机电视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2006年10月16日,让运营商望穿秋水的手机电视国标终于在广电总局的主导下确定为STiMi。然而业界还没来得及高兴,来自电信的不满就浇了一盆冷水:“这只是广电总局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标准,这是垄断的产物,而不是市场考验下成长的样本。”在此前的9月21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公开坦言手机电视业务是个“敏感话题”。

果然,仅隔1个多月之后,面对广电总局抢先制定标准的行为,电信部门便开始了行动。12月11日,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两大电信巨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的合作正式开始。此后,双方的口水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媒体上,手机电视标准的前景至今迷雾重重。

预言5:博客盈利前景仍不明朗

《重普及轻服务 2006年博客将依然无利可赚》 2006年3月5日出版

2006年仍是博客的风光年。据2007年1月1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博客数量已高达2080万个。同期国际调查公司数据称,在浏览量排名前100名的全球网站中,10%为博客网站。庞大的博客数量加上庞大的博客关注阅读率,无不昭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博客时代。

“然而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2006年,萦绕已久的盈利问题依然没有改观。”

我们看到,2006年中国的博客网站吸引了国际风投的介入,也有个别博客网站获得了广告收入,同时有博客网站开始尝试与博客作者分享广告收益模式。可是这一切看上去很美的景象,都不能掩盖中国博客类网站至今无一家盈利的严酷事实。尤其享有良好口碑的敏思博客在8月1日的关闭,更突显了博客类网站的盈利困境。

博客网站无法盈利的痛苦根源,是连初进IT的都能提问的“运营模式”,业界人士更是列出了几个影响博客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充分挖掘现有用户的需求、完善已有的商业模式、加大和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协作、重视互联网业务和无线业务的结合等。归根结底,就是要注重对博客用户的服务。正如本刊援引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所言:“怎么给用户带去更多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博客服务提供商需要脚踏实地去做的事。”

预言6:平板电视疯狂降价现亏损

《外商用中国人打中国人 平板电视价格战只有输家》 2006年4月20日出版

平板电视无疑是近2年彩电市场的主角。尽管到目前为止,平板电视所占市场份额仍无法赶上传统CRT彩电,但它几乎吸引了彩电市场的所有眼球。

延续着2005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内平板电视企业摩拳擦掌,在2006年年初就表现出了更大的市场野心。对此,本刊报道认为:“由于液晶电视70%的成本来自液晶面板,国内厂商充当的仅仅是加工厂的角色,核心技术缺失和经济实力不及,使国内尚无法自主供应用于液晶电视的液晶面板。这让国内彩电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过程中身陷被动。”

整个2006年,降价成了平板电视产业当之无愧的高频词。发动价格战的企业打着这样的算盘:用赔本的低价策略先占领市场份额,拖垮竞争对手,到某一个时点再提价赚钱。他们同时认为,价格一直高高在上的日韩家电巨头将固守高端战略,不会“掺和”到中国企业间的价格战中来。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在国外平板电视品牌也开始降价的挤压下,中国生产的品牌平板电视降价潮一波一波地袭来。本刊于2006年8月5日发表《政府为“平板热”泼冷水 企业发展不应遵从自我感觉》的报道中,再度对此予以了关注。并更尖锐地指出:“伴随着2005年上游新一代面板生产线陆续实现量产,面板生产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基本上都是通过进口核心部件生存的本土企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平板电视正向成熟期过渡。掌握了上游资源的外资品牌,尤其是日韩品牌,迟早会通过价格战,降低市场门槛,限制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最大限度达到控制和占领市场的目的。”

半年过后,市场的反馈表明,平板电视的利润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面前几乎被挤没了。

2006年底,一份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的《2006年前3季度中国彩电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平板电视中占重要地位的液晶电视,中国生产的品牌在32、37和40英寸液晶电视出现了净利润负值。更让业界无奈的是,一边是中国液晶电视亮起的亏损红灯,一边是液晶拉动的等离子彩电“乐此不疲”的争相降价。在这样的产业生态下还会有赢家吗?!

预言7:YouTube引领播客成为网络新贵

《人气大幅攀升 播客或成下一个网络传奇》 2006年7月5日出版

网络从来都不缺少英雄和传奇。在互联网宽带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一面愈加平民化,一面会毫不吝惜地把平民打造成明星。以文字为载体的博客和以相片分享的网站已经让人们体会到了平民自主传播的魅力,然而这还不够,人们希望看到更为生动真实的东西。于是,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在中国悄然出现。本刊认为,“当在线影音消费和产出需求都到位之后,链接中间的分享环境,便顺理成章地扮演起串连价值链的角色,而且成长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同时更进一步指出:“继博客和相片分享(影像)之后,在线影音分享似乎成就了网络产业的下一个硅谷式传奇。”

是金子就会发光,是传奇总会得到赏识。

2006年10月10日,互联网巨头Google宣布,它将以16.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YouTube。YouTube在创办1年多的时间里就创造了如此巨大的商业财富,无可争议地向世人证明,在线视频分享已经成为正在发生的网络传奇。

于是,视频风潮吹遍了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视频网站200多家,而在2006年年初之时,这一数字为30余家。只是,这些视频分享网站在YouTube被收购的刺激下出现,大量的是相似,没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好多甚至连盈利模式和流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方式也没有找到,只是靠娱乐圈的一些丑文炒作、弄一些黄色视频来达到网站初期发展的流量激增。本刊对“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将大为盛行”的观点得到印证感到欣喜的同时,对目前中国这些网站的发展十分担忧。

预言8:Intel加紧应对AMD强势反攻

《拒称AMD为友商 Intel推服务器芯片利剑》 2006年7月5日出版

自2004年开始,业界发现,在已经声名远播的“Intel”身影旁边,“AMD”的名字越来越响。2005年5月,后者在紧跟Intel发布了双核处理器的同时,更是公开“暗示”Intel的双核为假双核,让业界着实吃了一惊。这些都还不算完,2006年7月,AMD先于Intel推出了双核炫龙64位移动处理器,赢得了市场先机,打乱了Intel的战略计划。

面对AMD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向沉稳的Intel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不再称呼AMD为“友商”。本刊对此认为:“Intel始终没有放弃垄断芯片市场的幻想,这表现为Intel在国内的一系列平台化战略上。”同时本刊指出:“技术仍然是Intel与AMD竞争的主导力量,Intel要想回到以前充当主角的独舞时代,就不能再在产品研发上犯任何错误。”

于是在2006年下半年,业界看到了Intel步步反攻AMD的战略。

7月27日,“酷睿2”双核处理器在上海首度亮相,Intel不遗余力地为其进行宣传。各种攻势应接不暇的同时,Intel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也成了对决的形象代表。10月,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访华。与以往不同,贝瑞特此次走进了大学校园,走进了农村。他避谈商业,只谈教育,尤其关注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他仿佛做起了公益事业,计划到2008年时,Intel将为中国农村学校免费提供超过1万台功能齐备、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个人电脑。

尤其能反映Intel反攻AMD迫切心理的是,在双核大战硝烟尚未散去之时,11月14日,Intel在北京抢先推出了30多款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四核处理器,先于AMD撞开了四核时代的大门。Intel此举不但标志着其在平台化战略上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也是对AMD步步紧逼的反击。

不难看出,Intel的一系列高调的举动正应了本刊所言:建设产品平台,抢先产品研发。

预言9:外资并购门槛越来越高

《外资收购徐工案引发大争论 牵一发动全身聚集国家经济安全》 2006年9月5日出版

就在1年多以前,许多人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利用外资创建、改造或发展国内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手段和必经之路。于是国内许多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纷纷整装待“嫁”,吸引外资的到来。

直到凯雷收购徐工案的发生,让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这有可能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沦入外人之手,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外资并购要不要限制的争论在业界展开。

本刊纵观这场争论,认为:“2006年是中国入世的第5年,今年底中国入世承诺的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此后中国将从入世承诺约束下的开放转向WTO框架协议约束下的整体开放。基于这一原因,中国政府希望进一步加强法律,防止外资在本国一些行业造成垄断,同时帮助本土公司提升竞争力,从根本上防御境外资本的垄断企图。”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政府开始逐步提高外资对行业并购的门槛了。继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之后,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政策文件《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以引导未来5年中国对外资的利用。其中明确表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情况增加,个别领域出现外资垄断或垄断迅速扩大的苗头。”,“这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形成威胁”。该文件强调,需要遏制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垄断现象”。

刚进入2007年,又从政府部门传出消息,商务部和发改委正在共同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第4次修订。正在修订的版本将保留原《目录》中对外商投资领域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3大类内容的格局,但会根据新的情况对具体行业进行调整。关于调整的具体内容,商务部明确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会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等5大产业。

同一时间,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了一份报告,其中对外资并购和产业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其中列出了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18个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将对这些领域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要重点审查,这一名单与2006年12月由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所列行业基本一致。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政府在外资疯狂进入中国的态势下,防范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垄断现象的积极措施。

预言10:网吧治理转向行业内容整治

《运营商撤退全国连锁网吧失败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需重新制订牌照政策》 2006年9月20日出版

2003年,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为规范网吧、改善网吧环境,发起了连锁网吧计划。经过3年的运营和摸索,这一计划在铁通和联通关闭全国连锁网吧业务的现实面前,宣告失败。

本刊历数政府在网吧治理方面的政策规定,认为:“网吧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行业,单纯想依靠连锁这样的经营业态来改变网吧发展的现状根本不可能。由于网吧行业社会地位偏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不愿介入,网吧行业整体投资不足,此外,政府的监管政策使得网吧成为一个封闭的投资市场,阻碍了网吧行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自然转型和产业化进程。”

要改变中国网吧的经营现状,彻底让网吧朝着有利于文化传播和网络普及的良好方向发展,本刊指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消费人员的年龄结构,改变经营的内容和盈利模式。”2006年10月28日,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宣布,正式启动网吧产业数字内容提升(B)计划。与此前“网吧产业提升A计划”来“硬”的不同,这一计划把规范的矛头指向了“软”性的数字内容平台,着眼于网吧行业内容的提升。该计划宣布,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将同技术服务提供商光音网络及内容厂商协作,共同打造网吧数字内容平台,通过建立数字内容管理模式、建立网吧数字内容平台、建立数字内容发布及监督机制等步骤,促进网吧行业内容的发展。这将使得全国近12万家的网吧,通过该计划获得影视、歌曲等的正版使用权。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表示,通过建立网吧数字内容平台,旨在把优秀的良好健康的文化数字内容传播到广大的消费者手里。

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的新举措印证了本刊的分析和前瞻,说明政府确实开始通过规范经营内容、完善盈利模式、打造优秀健康内容来正确引导网吧了。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11:05:37  回复

回复/评论:IT时代周刊:2006年十大预言印证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2.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3.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4.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5.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6.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7.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8.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9.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10.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11.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12.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3.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14.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15.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16.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17.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18.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19.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20.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21.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22.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23.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24.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25.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26.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27.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28.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29.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30.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31.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32.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33.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34.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35.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6.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6.48.173, 2025-04-26 00:11:07

Processed in 0.133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