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移动网络的全IP融合之路
网友【老编】 2006-12-02 20:30:3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7622    1    1
张涛:移动网络的全IP融合之路

“2006年3G中国全球峰会”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该峰会是影响中国3G政策决策的“风向标”会议,决定中国3G牌照发放的具体时间表。Sohu.com IT现场直播了本次会议,以下为: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和无线产品及解决方案部技术顾问张涛的演讲实录。

张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讨论一下融合的话题,我的题目叫做“移动网络的全IP融合之路”。

正是因为移动网络大规模建设和移动业务的大规模发展,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包括一些固网和移动网络同时进行的运营商,发现了他的用户、他的收入全部跑到移动里面去了,固网的业务在衰退。但是在固网上面已经经营的业务、已经投入的资本、已经建设的资源运营商不希望浪费,还希望重复利用起来。

特别是移动技术本身是一种空中接口的技术,用户的数据最终还是要落地的,还是要回到固定网络中来的。用户当前使用的这些业务,与用户在固定网络上使用的业务有很大的相似形,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今天的移动运营商或者说移动和固网同时进行的运营商提出这样的需求,希望把两个网上的资源进行整合,把两个网上的业务进行整合。

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运营的成本,提高运营的利润,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主要的话题,就是从移动网络的建设和移动业务的发展引发的全IP融合的之路。这个有三个层次的融合,从下往上:

第一,网络的融合。接入方式怎么融合?我们说接入方式本身是没有办法融合起来的,但是用户接入无论是用哪种接入方式接入,最终我们可以接入到一个共同的IP核心的网络里面来,这就是移动数据的落地,或者固网数据移动接入以后的回传。

在这张统一的固定的IP网上面,我们可以把原先独立存在的固定的核心网,比如语音的核心网、因特网的核心网、企业接入的核心网,把这些核心网变成一个不同的虚拟专网。通过这种方式整合接入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费用、天下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如果说运营商底层的网络和接入发生了这样的融合以后必然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上层的应用和业务的控制怎么样,针对这种新的架构进行调整。原来针对不同的接入有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控制体系,这个不同的控制体系如何适应网络融合的趋势。

我们说在业务融合和应用融合的时候,我们下一步要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适应IMS体系架构和非IMS体系的架构的融合,因为我们今天在移动网络上也好或者在固定网络上也好,我们使用的这些大部分的业务是非IMS体系架构的,电子邮件业务也好,页面浏览也好。

怎么样把新开发的这些应用、新开发的这些业务,和原有的应用、原有的业务进行融合,是我们在走向IMS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这样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下面我就给大家从网络层融合、业务从融合和应用从融合来讲一下,IP技术和IP网络在其中发生的作用。我们谈到IP的时候经常会说IP可以在任何一种层的连载,这种物理层的连接可能使用光缆或者光纤。

通过这个,通过IP来作为上层应用和底层传输之间的过渡适配层协议。这样运营商在大规模部署3G、大规模部署新的基站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网络中的各种各样的传输资源,这种传输资源可以是光纤的,也可以是任何一种现有的传输资源,使这个传输上面具有IP的能力,就可以为IP化的基站提供传输化的功能。

对于那些已经部署了大量的基站,有了很好的基站覆盖的这样的运营商而言,基站的传输资源本身是一个很丰富的,而且对于今天的业务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固网传输资源,很多基站都是使用光纤进行传输连接的。对于今天的基站,包括3G基站上面能够产生出来的有限数据而言,光纤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如果光纤上面加强了IP的能力之外,可以在光纤基站传输的数据上开发更多的业务,提供在基站数据上的个人用户也好、企业用户也好,为他们提供直接的固网的接入。我们可以看到在无线接入网这部分,对于运营商快速部署3G系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是接入和网络层融合的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我们要谈一谈无线局域网。这项技术如果倒退几年,我们会看作对于固网数据业务的延伸。比如这个大楼已经有固网的数据点了,在这个以太网线上面接入一个无线的接入网,可以在这个有线接入的100米范围内具有无线接入的能力,本来的无线扩展能力也是有限的。

但是随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在丰富多彩的无线终端,不仅仅是笔记本,包括手机,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上面,都开始内置这样的模块。

还有无线接入点本身具有的适合大范围部署的新的无限接入点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对于无线接入的安全性保障和QOS的保障,集中化的网络控制器可以使得用户在IP之间切换或者漫游的时候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数据丢失率最低。

在网络管理这一层,可以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对部署在一定范围以内的大量的无线接入点,实现利用智能、动态的调控,还有各种各样的基于网线局域网的应用,这是在最近两年里面层出不穷的新的技术。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无线局域网本身可以作为小范围内独立组网的技术,这种独立组网可以作为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也可以作为3G业务上面的一个补充。特别是在中国3G启动以后,我们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习惯于在无线的环境下面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越来越多,可能今天这样的用户还很少。

随着3G的启动我们会越来越多的看到人们不再去找网线了,要上网的时候随身掏出一个终端来就可以上网,用户习惯的培养、用户群体的形成必然对3G的容量和规划提出一定的挑战。我们可以利用无线局域网成本低的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率。

在无线局域网快速部署当中的一线新兴的技术,就是Mesh网络技术。我们在一个区域里面部署多个IP的时候,这些IP不需要部署大量的固网的传输,他们之间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回传。

在一个几平方公里以内的范围内我们部署了几十个IP,这些IP只需要一个固网的回传点,不能是通过彼此之间的无线链路回传的,这些无线链路的选择和变更可以通过管理员去配置。

这些可管理的自适应的便于配置的Mesh方案,带给运营商是低成本、快速部署的无线网络,可以在热点的数据服务地区,比如说CBD地区、王府井地区,包括一些高校,我们的技术开发区,在这些范围里面为用户提供便宜的高速的无线连接。

在接入层融合的趋势之下,哪个运营商都会有多种多样的这种接入技术需要被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有面向个人拥护和企业用户的固网接入。当他用了3G牌照以后,他要建立3G的接入网络,可能在局部地区还需要用无线局域网的方式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接入,多种数据业务怎么样能够在接入核心网络的时候融合在一起。

我们说移动IP技术,基于Mobile IP的技术,通过这种方式运营商可以消除多种接入技术之间的这种差异,保证自己的用户无论接入到自己的哪一个网络里面来,无论使用自己的哪一种技术接入都可以做大尽可能一样的服务质量的保障。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的固网运营商他们建设数据网络建设的比较早,他们有充足的IP地址资源,我们在家里面上网的时候可能拿到的是公网的地址,我们利用3G的终端连接到3G的接入网以后,可能在3G的接入网后面可能出于安全的考虑还部署了防火墙,用户在这几个网络之间发生这种变化的时候我们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家里面可能使用应用换成3G的连接以后可能就不能应用的,因为后面的过滤措施不一样。通过这种移动IP的方式我们可以讲用户的接入点归为同一个设备,同一个用户始终联系同一个接入点,用这种方式消除多个网络之间使用体验的差别。

刚刚介绍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APN的方案,是运营商今天所关注的,FMC固定和移动融合的解决方案的一种。现在都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从上层的方案来看,把应用层和下面的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进行相应的隔离,但是有隔离就要有融合,他们之间就要有必要的联系,这个连接就是运营商的控制和管理层。这方面思科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概念,业务交换体系架构。

业务交换体系架构在运营商的运营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这张图片上表现得很清楚,核心的任务就是完成业务的感知和控制。在完成业务的感知和控制当中我们要了解业务的四个基本要素,每当一个用户要接入的时候,运营商都要问这样几个问题,说这个用户是谁,我们怎么样识别这个用户。

这个用户当前在哪里,位置哪里,是用哪一个接入点,用哪一种接入技术接入到网络里面来的。这个用户在这种接入模式上订购了哪些业务,哪些业务可以被使用。这些清晰了以后就是针对这个用户在使用这项用户当中进行适当的控制,无论是基于策略的控制,还是包括用户使用过程当中或者使用完以后对这个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计费。

这四个要素是运营商对业务进行智能感知和控制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的几个问题,而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看到,既然用户的接入已经全部融入到IP的网络里面来,这些业务的感知和控制也必然融入到基于IP的基础上面来。

我们要了解IP技术的特点,才能够实现对于用户今后所有的面向IP这样的业务对他们进行感知和控制,包括我们看到会话控制的机制、计费的机制等等都需要适应IP的特点。

在应用融合的这一层,我们可以看到应用基本上分成两个类,这两个类其实是一回事,一类是具体的某一种软件,或者某一种运行在主机或者终端的程序。另外,就是我们用于运营在这些程序上的多种多样的终端。

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要求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就是说无论在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要求在网络里面能够无差别的使用任何一种应用、使用任何一种程序。这个有什么困难吗?我们先从终端这边来说起,今天终端的融合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都过去了,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在选择终端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尽可能少带一个终端。

如果对个人消费用户而言,我作为一个个人消费者而言,可能只需要一个终端就行了,这个终端可能是智能手机,也可能是带有语音功能的PDA。对于商务用户来说,对于我们经常在移动中办公的用户来说,除了这个智能手机和PDA以外可能还需要带一个电脑,随身带一两个终端就能完成所有的业务,这是用户希望的,我们不需要带十个八个终端执行十个八个业务。

对于应用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而言必须要使这种应用能够在多种网络连接状况下、能够在多种终端上面进行运行,这时间需要一些多种技术出现,无论是哪种开发环境、开发软件,本身都是基于IP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业务融合当中从业务的开发和推广,从业务的使用者,对于IP的感受,今后的终端首先是一个IP的终端,其次才是多种多样的业务终端。

这里从上面几个层次的分析之后我们大家就可以了解,其实IP技术在运营商的接入和网络融合过程当中,在运营商的控制过程当中,在运营商面向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过程当中,都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作用。这个就是我们思科提出的IP NGN的架构,这个架构就是帮助运营商整合他的网络、提高他的收入。

运营商在运营过程当中有一些重要的指标,在这张图片上给大家列举了这样一些,包括网络建设费用,还有为争取每一个用户入网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这个用户入网以后每个月带给我的收入,用户入网以后每个月为了维持他这些数据所需要付出的运营管理的成本,最后一个是用户的离网率。这些关键的指标是用来核算运营商最后一年下来能不能盈利、盈利多少的关键指标。

我们这三个融合分别是,可以对这些指标当中不同的部分进行优化和影响,比如说我们网络层的融合,帮助运营商减少他的建设费用、减少他的运维费用,业务控制层的融合,帮助运营商减少维护一个用户在线的成本、维护一个用户在网的成本。

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刺激用户更多的使用运营商的网络,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用户无缝的接入到网络当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运营商在运用和网络中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业务控制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运营商在未来的3G的时代、在未来的固网和移动时代获得成功。

这就是我今天介绍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2 20:30:33  回复

回复/评论:移动网络的全IP融合之路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43.9.115, 2024-04-29 03:45:48

Processed in 0.39872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