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从SP到CP:Yahoo!中国的突围之路
网友【老编】 2006-12-02 20:30:3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266    1    1
1月20日,Yahoo!中国在北京公布了其2004“商务生活精品榜”评选结果。

据Yahoo!中国负责门户业务的副总裁齐向东介绍,本次评选活动收到了30万份有效调查数据。其中,22岁以上、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占据了总参与人数的53%.这意味着,Yahoo!中国的受众中至少有5成以上的网民属于高学历、有较高收入和正当职业的城市白领阶层。

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标准来衡量,Yahoo!的白领受众中至少有4成以上已提前步入了“中产者”行列。

在重整搜索业务、挑起邮箱扩容大战,并推出Yahoo!通之后,进入2005年的Yahoo!中国却做起了与新浪、TOM同样的活动。与TOM“星光盛典”和新浪“网络中国”评选相比,Yahoo!中国的“商务生活精品榜”活动直接面向商业人群,这一方面显示出Yahoo!的受众定位的差异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打实SP的基础之后,Yahoo!中国在2005年要把重心转移到内容建设上。

“虽然互联网内容提供牌照要在2006年才能开放,但我们不会坐看机会从眼前丧失。”2004年12月末,Yahoo!中国总裁周鸿袆曾对媒体表达了要带领Yahoo!突围的决心。从SP到CP,Yahoo!中国走的是一条与新浪、Sohu.com等传统门户相反的道路。三大门户最初的发展走的是从CP到SP的道路:首先大力发展内容建设,吸引眼球,培养读者群,然后再推出邮箱、即时通信等增值服务,开拓盈利模式。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中的后起之秀则选择了从SP到CP的道路:先通过有特色的增值服务扩大用户群,再进行内容建设,往综合型门户转型。Tencent是这样,TOM是这样,MicrosoftMSN是这样,而Yahoo!中国走的也是这样一条道路。

这两条道路发展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根据传播学原理,受众对产品的感知是从认知、使用到认同。CP建设时,所能吸引的受众大多停留在认知阶段,因此新浪、Sohu.com推出邮箱等增值服务时,其读者群面临再次细分、再次选择的过程,这样就出现新浪的忠实读者用Sohu.com邮箱、Sohu.com的读者使用新浪UC的情况,因为认知阶段的受众品牌忠诚度并不高。

而SP建设吸纳的受众已经进入使用阶段,品牌忠诚度较高,因而从SP到CP,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忠实用户。

然而必须看到,互联网经济仍然符合“眼球经济”和“规模效应”的特征,正因为先进行内容建设,新浪、网易等传统门户才能保持足够大的用户群、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推出增值服务时宣传成本相对降低,而类似Yahoo!中国、TOM这样的网站在重拾内容、扩大读者群上还需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在互联网的商业领域里,没有惟一绝对成功的路径,成功的原因在于它成功了。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2 20:30:33  回复

回复/评论:从SP到CP:Yahoo!中国的突围之路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54.144.81.21, 2024-03-29 07:51:24

Processed in 0.4403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