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卓越网总裁王汉华并没有在名片上印上PhD的头衔,不过这位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毕业的教育心理学博士,即将面对开始迈向第七个年头的卓越网。和老东家亚马逊之间微妙的关系、徘徊不前的市场份额以及完全转变的经营范围都昭示着卓越网即将进入“七年之痒”,已经上任近500天的王汉华博士是否已经把卓越分析清楚了呢?
昨天,王汉华的卓越全面转型成大而全的B2C网站,从单一的图书音像销售,扩充至家电、数码以及日化用品。而商品种类则从4.5万种扩大到45万种。单从经营表面上来看卓越已经开始亚马逊化。
后台是否成发展绊脚石不过,从本质上看,卓越网的内核仍然是“旧引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6年的历史,被亚马逊收购也已有两年,但其后端平台仍旧是那个创业初期金山所搭建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和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亚马逊集团的第7个站点的身份有着巨大不协调。尽管王汉华一再强调卓越网和亚马逊还是有很大区别,是为了保证中国用户的独特体验。但是在谈话的字里行间仍然透露出将向亚马逊网站平移的意向。自去年王汉华上任以来,他与美国亚马逊公司之间就一直存在着微妙关系,而昨日记者又恰巧发现,战略转型的说明会被安排在一间署名为“USA”的会议室召开,这似乎也预示着卓越的未来之路。
7500万买的是不是烂摊子两年了,仍有人质疑亚马逊花7500万为了块牌子买了烂摊子。不过王汉华对其接手卓越的情景表现得很乐观:“卓越能够占领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已经算是成功的创业公司了。”王汉华对记者表示。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网站处于亏损经营的边缘。和亚马逊母公司关系也非常微妙。卓越虽然产品种类从4.5万多种扩大到45万种,货到付款的服务方式也从195个城市扩大到了308个,但就其根本还是处在并购前的状态。
在2005年4月28日,卓越网新总裁走马上任,也代表亚马逊和卓越的成功并购,本来从那天起就应该是一家人的亚马逊和卓越,今天看来还是没有真正融合,从卓越的操作前后台到公司的库房管理都与亚马逊截然不同,并且差距甚大。亚马逊的库存管理可以周转13次,而卓越最多达到四五次,差距一目了然。从公司的整体看,除了公司名片的邮箱上和公司前台LOGO上的amazon字样,其他根本看不出这是两家主仆关系的公司,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在Motorola 早已习惯高调的王汉华的低调转型之路还任重道远。(张磊罗添/文暴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