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YouTube,搜索珍娜·史(Jenna Shi),能看见她许多视频;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自密歇根州;
·她从小热爱花滑,2018年,年仅14岁的她就代表广州的“北极花滑俱乐部”,在美国青少年花滑比赛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她的梦想是继续滑冰,走入奥林匹克的舞台,展现光彩。
珍娜·史(Jenna Shi)今年17岁了;上个月,她又上了热搜。
但这次,不是因为滑冰,是因为杀人。
4月19日下午,在维恩郡的坎顿市,斯坦顿路和自由路的交叉路口,珍娜对人生的选择,也走入了岔路。
她突然发动一辆汽车,车的引擎盖上趴着一个人,她并不理会,开车狂奔,将车盖上的人重重甩下;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她的爸爸,50岁的施光洁(音:Juangjie Shi)。
事后,他受重伤被紧急送往ICU抢救,警察也很快到达现场,控制了珍娜。
图源:福克斯
4月21日,她的案子在当地第35区法院提审,保释金10万美元,条件是“她不能与父亲取得联系”,并且“进行心理咨询”。
据悉,案发前,珍娜和父亲大吵了一架,珍娜上车要走,父亲跳上车盖阻拦,珍娜怒火之中一踩油门,酿成了悲剧。
目前,珍娜面临两项重罪指控——人身伤害罪和鲁莽驾驶罪。
珍娜的父亲趴在车上(福克斯)
警察清理车祸现场(福克斯)
事后,珍娜流着泪说,自己“100%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邻居们倍感遗憾,说这件事是毁灭型的,整个社区都为之震撼;珍娜在他们眼中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一个懂事的女儿,这次的“爆发”却凸显出他们的家庭深藏的问题;
珍娜歇斯底里的行为方式,绝对不是一朝养成的;就算今天没有爆发,也终会出现。
邻居的采访(福克斯)
“家庭矛盾不能一味忽视,必须要坐下来,坦诚交流,并咨询医生,才能找到解决方式。” 邻居说。
维恩县的警察也分析说,这是一场家庭危机;他们已经派了很多人到珍娜家中了解情况。
《福克斯》的记者说,虽然不认识这个女孩,但听说了她花滑的传奇故事,由衷替她觉得可惜。
“她还年轻,有着大好前程;希望她尽快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从阴郁中走出来……” 记者说。
她还表示,“珍娜的父亲状况很糟,有可能挺不住了。”
父女二人为什么争吵,原因未明。
华裔二代家庭:教育理念的痛
父亲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女儿蜷缩在墙角神情迷离;
很难想象,这是曾经那个漂亮、自信的滑冰运动员,那个要走向名校、奥运会,走向国际舞台的人才。
因为一时冲动,她把自己推入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对于生活无忧无虑,能够支付得起每年至少4万美金的花滑训练的珍娜来说,她的家庭是富裕的,父母是开明的。
这样的家庭,能有什么真正的苦恼呢?
一个有知识,有见识的姑娘,又为什么会失控,成了恶魔?
不知道珍娜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受到了来自父母的过多压力,但此事中,她的父亲“不顾一切跳上汽车”更让她火上浇油,能看出父亲过剩的控制欲。
美国华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时候该引起父母们的注意了。
一位25岁的澳洲华人女孩Karen曾发信求救,说自己的父母控制欲太强。由于她是女孩,对她保护欲满满,甚至很霸道:不允许她交朋友,也不让她到朋友家去玩;
15岁了,仍牵着她的手过马路;
25岁了,仍然有宵禁,一旦她晚上出去,父母便会每几分钟追问她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回家。
图源:BBC
后来,她毕业开始实习,就搬出去住了,仍然收到父母发来的诸多邮件,催她按时回家,否则他们会当成她被绑架,报警。
有一次,她的母亲真报警了,当她回到家,发现警灯闪烁……
即使她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母亲还是不相信,认为她在撒谎,她肯定出事了,被抓走成为人质了……
结果,她一直保持着内向、羞涩的性格,没有朋友,很孤独;发现自己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像“刚破壳出生一样”。
“我是为你好”,是她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
图源:BBC
也许华裔家庭保留着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教育更严格一些,对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比美国父母更担心;
但这不好控制,很容易用力过猛,培养出“巨婴”,不给予基本的尊重和满足人性的需要,也做不到平等交流,孩子和外界完全断层,和美国社会格格不入,入乡却不能随俗,憋疯是定局。
图源:BBC
而一些亚裔家长,在成为“虎妈”“狼妈”“鹰妈”的道路上成魔,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格式化培养,将他们培养成社会精英,忽视了建立平等有爱的亲子关系,也没有发掘过他们性格的弱点,思想上的阴暗面,以及精神状态。
美国疾控中心做过一份调查,美国的亚裔高中生中有18.9%的人产生过轻生念头,比白人高中生高出3.4个百分点,15-24岁美国亚裔女性的自杀死亡率比白人女性的高出30%。
亚裔孩子,样样出人头地,同时却不堪一击。
“虎妈”蔡美儿
亚裔教育的诟病,在孩子小时候就能体现出来。
之前,纽约的多位华裔家长因为“孩子不听话”,用棍棒殴打孩子,触犯了美国法律;
这些家长被逮捕,并且收到禁令,六个月之内不得接近子女。
孩子也被儿童局接走,保护起来。
最惨的是一位叫江美玲的华裔母亲,因为女儿哭闹,便拿起筷子打孩子,打出了伤,被邻居发现报警,被控“儿童虐待与忽视罪”(Child Abuse and Neglect);
女儿被儿童服务管理局(ACS)送到一个外国家庭寄养。
结果,对方家庭钻了个漏子,提出他们最好“永久寄养”,原因很简单,因为江一家可能都有暴力倾向,精神不稳定,孩子回家不安全。
就这样,一步错,步步错,江美玲再也没见过孩子,抚养权更是没要回来。
华裔一直面临着原生家庭背景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差异;
一些华裔二代们在Facebook上成立了“Subtle Asian Traits”小组,已有百万个成员;
他们无时不刻不会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冲突,多次面临左右为难的境地;在这里,他们分享身份、文化、生活上的感受,互相解答困扰。
这成为了他们吐露心声的秘密基地。
美国青少年的高自杀率,引发深思
美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一直高居不下,还有上升的趋势;
这来源于青春期的迷茫心理,学业的堆积,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因素的结合。
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至2007年之间,美国10至24岁青年的自杀率徘徊在每100,000人中约6.8人自杀。到2017年,每100,000人中有10.6例自杀——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增长了56%。
在15到2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成为了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意外及肿瘤。
美国的青少年和家庭的关系也越来越僵,出现了一些“杀父弑母”,甚至戕害全家人(包括兄弟姐妹)的案件。
一个少年,只因父亲责备他擅自离开家,一气之下杀死了全家六口人。
他受到类似压迫,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父亲对他的指责,只是个导火索。
在教育上,美国家长也难逃“鸡娃”;
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更复杂,能力好的学生,小学就进入天才班了;
很多美国家长,为了让孩子上 Gifted and Talented School (天才学校),每小时300-500美金请家教,从此和普通人划分开,走上精英教育的路。
纽约“天才学校”
为了上名校,孩子除了猛修学分外,还要苦练棒球,橄榄球,排球,足球,篮球,夏令营;家长甚至花钱给孩子买体育荣誉,争取破格录取。
这就相当于中国家长让学的“钢琴”,“绘画”,“舞蹈”,都是为了发展特长,让简历好看。
所以,如果自由散漫,又没钱,对美国人自己来说,也是与藤校无缘的。
在国内,基本所有家长都在头破血流让孩子上辅导班,上贵族学校等;不搞不行,其他家长都在搞,如果你敢做佛性家长,掉队的是孩子。
但在这乱流中,还是要讲究点度的吧。
热播剧《小舍得》中,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被施加太大压力,不能踢球,不能吃西瓜,也不能继续学喜欢的生物……
结果儿子被逼疯,精神失常,出现幻觉,在考场上大笑起来,并撕掉了考卷。
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前不久,一则新闻引起了轰动:一个日本女孩杀了自己的母亲,称“终于解脱了”,其人性之泯然,让人啧啧称奇;对于自己最亲的人,竟下此毒手?人心怎么变成铁石的了?
其实,该女孩被母亲变相“囚禁”九年,没收手机,强迫她考入医学院,最终让她精神崩溃。
一个好的心理,对情绪的管控能力,是立人之本。然而,学校不教,家长不注意,认为都可以熬过去,但孩子是人类,并不是机器;
在他们一意孤行地寻找“答案”的时候,就可能酿成了惨剧。
一个人的抗压能力,决定了他的短板;
纵使他有再多才华,抗压能力低,也会不断被绊脚石阻碍。
到时候,问题可就不是“成才不成才”这么简单了。
撰文:佳睿
出处:头条号 @北美留学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