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联想一波三折
网友【老编】 2006-12-04 21:23:19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昨天,来自商务部对外发布的消息显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7%,对外并购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中国企业频频“豪赌”海外并购,数字显示,今年的并购金额可能突破14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去年是70亿美元。本文对今年知名的并购案进行了盘点。

商务部今年1-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56.5亿美元。
在海外并购中,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信息和通讯业、采矿业和制造业成为今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占对外投资总额的90%以上。在过去4年,全球发生了100多起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中国企业并购数额以70%速度增长。

“中国目前处于对外并购的第四次热潮,今后几年对外并购将继续发展并日益活跃。”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本月发布了一份《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对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私人资本机构在中国的对外并购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任何全球并购交易中,收购者要获得全球规模就必须考虑中国企业,因为“中国正在成为许多商品的最大市场,收购者需要在中国有立足之地”。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麦维德甚至认为:“目前全球在经历新一轮海外并购热潮,其特征就是中国企业国际化。”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陶冬认为:中国企业如此大规模地进行海外并购活动还是首次。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搞大手笔的收购,体现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希望企业出走海外,缓解外汇储备剧增的势头,但更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成熟和壮大,视野和战略已开始由全国移向全球。但目前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较低,使其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不利因素,这往往是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还要当心众多“陷阱”,例如信息陷阱、同业竞争陷阱、负债陷阱、经营障碍等。

你情我愿

海航收购Hong Kong中富航空

时间:2005年11月14日

金额:收购中富航空60%股权

结果:海航成为内地第一个拥有Hong Kong基地的航空公司,欲实现“航空集团”之梦

11月14日,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正式进驻中富航空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此次海航的收购以收购股权的方式进行,目前双方正在就收购中富航空60%股权进行深入谈判。海航将成为内地第一个拥有Hong Kong基地的航空公司。

这次航空领域的京港联姻据称“中富航空主动投怀送抱”。至于中富何以相中海南航空,中富航空主席叶长青对媒体坦承,公司的战略重点是拓展连接Hong Kong与国内二线城市的航空运输业务,弥补Hong Kong航空市场的空缺,并与现有的大型航空公司的航线互为补充,良性竞争。

中富航空在Hong Kong航空市场业绩平平,一直想打造廉价品牌赢得市场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拓展业务,但是以它在Hong Kong本地的名声、多年运营经验和重要的航权资源,无疑对海航有着无可抗拒的吸引力。不过海南航空的收购Hong Kong中富的计划背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海南航空一直期望组建新华航空集团,迫于《公司法》的规定,目前其下拥有4家子公司的海南航空需要凑足5家子公司才有资格挂牌,收购Hong Kong中富无疑是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一步好棋。一来,海航可以凭中富的航线权介入从Hong Kong出发的航空市场,又因中富的小规模而在合作中投入较低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一锤定音

中石油收购PK石油公司

时间:2005年10月26日

金额:41.8亿美元

结果: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2005年10月26日传出消息,中石油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地方法院不带任何条件的最终裁决,100%收购PK公司。这标志着中石油最终完成了收购PK公司的全部法律程序,双方并已完成了交割。PK公司是在加拿大注册的国际石油公司,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年原油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PK公司在哈拥有12个油田的权益、6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根据中石油提出的收购条件,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现金要约购买PK公司所有上市股份。这一报价总价值约为41.8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至此,中石油海外并购油气资源计划初战告捷,中石油将因此增长1.5%的储量,产能也将大增3%。中石油将加强勘探,提升公司的作业水平,增加在哈油气领域的投资、加快PK项目发展。

据悉,中石油成功收购PK公司后,选择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经营和管理PK项目。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得为保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所需的PK公司的部分股份,并获得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PK公司奇姆肯特炼厂和成品油的权力。

联手出击

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加石油公司

时间:2005年9月

金额:14.2亿美元

结果:联手收购成功,此项交易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美洲的能源联系

2005年9月传出消息,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谈判,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安第斯石油公司,将以现金形式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总代价为14.2亿美元。厄瓜多尔是产油大国,原油日产量约为20万桶,石油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40%以上。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的资产包括三个区块,共计日产原油7200桶。有关专家认为,此项交易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美洲的能源联系。

中石化在海外收购方面一直显得缩手缩脚,而中石油、中海油则大胆许多,有分析人士认为,中石化这次与中石油联手,很可能就是想借助其海外竞购的成功经验试一把,收购的成功给中石化在海外的并购带来信心。中石油与中石化联手攻下南美石油资源之后,又开始转为激烈的争夺客户竞争。目前中石化北京石油公司约占北京成品油市场70%份额。两家石油大户在策略上即敌亦友,联合与竞争可谓游刃有余。

阻力重重

中海油放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

时间:2005年8月2日

金额:185亿美元

结果:中海油宣布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2005年1月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被挂牌出售,中海油有意收购优尼科的消息首度传出,意向价格为130亿美元,计划曝光之后,中海油独立非执行董事一直持反对立场,指收购涉及财务、政治风险,不符合股东利益。4月,全球第4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宣布将以总价高达18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加债务承担方案,“友好收购”优尼科。雪佛龙的竞购成就了2001年以来石油行业最大的一宗收购交易。5月,中海油在Hong Kong召开的董事会上,管理层再次提出收购优尼科的方案。因为雪佛龙的收购尚未完成,中海油仍有机会以较高的收购价抢走优尼科,6月23日,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现金向优尼科发出要约。

但由于中海油的竞争对手雪佛龙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冒毁掉商誉之险而打政治牌,发动美国40余位国会议员向布什总统递交公开信,以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名义,要求政府对中海油的并购计划进行严格审查。

北京时间8月2日,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已撤回其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此时中海油报价仍然超出雪佛龙公司目前竞价约10亿美元,中海油表示,对优尼科股东而言,中海油的出价价值确定,溢价明显,但为了维护自身股东利益,它无意提高原报价,将继续跟踪观察市场变化。

功亏一篑

Huawei放弃收购马尼可通信公司

时间:2005年8月初传出消息

金额:6.82亿英镑

结果:Ericsson以12亿英镑收购马尼可,Huawei收购计划夭折

今年夏天,Huawei与英国马尼可的并购谈判一直静悄悄地进行着,Huawei似乎早就预感到变数很大而不愿意过分张扬。直到8月初,英国马尼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为了抬高股价自曝正与Huawei进行并购谈判,另有消息称Huawei欲收购马尼可的金额达6.82亿英镑。接着,Huawei收购之路又现暗礁,和许多收购案例一样,马尼可再度透露同时与阿尔卡特、Siemens和ZTE多家企业谈判并购,希望以此抬高身价。随后ZTE出面否定。9月份Huawei老总任正非表示:“我们要勇敢地开放自己,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积极与西方竞争,在竞争中学会管理。”

Huawei刚刚初显信心,10月底,Ericsson以12亿英镑收购马尼可宣告成功,Huawei借马尼可驶进欧美的计划彻底夭折。但是业内人士分析,收购失败对Huawei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认为,以Huawei目前在海外市场上的份额,完全可以自己开拓欧美市场,自主开拓的过程虽然会艰难,但是收购海外企业一样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分析人士认为,12亿英镑的收购价,相当于Huawei海外市场一年的销售额,这对Huawei的现金支付压力太大了,Huawei的退出是理智的。

竞购未遂

海尔并购美国美泰克公司

时间:2005年6月下旬

金额:12.8亿美元

结果:放弃竞购

海尔被认为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但海尔2004年1016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中,海外贡献不过10亿美元,比重不足8%,依照“真正国际企业海外收入必须大于国内收入”的标准判断,海尔国际化程度偏低。这意味着,海尔未来要想继续成长,必须提高国际市场贡献率。

2005年4月底,张瑞敏在参加“中国企业走出去2005国际论坛”时表示:“海尔的国际化到了一个关口,正遭受国外竞争对手的阻击,过去了就是成功人士,过不去就将成为烈士。”

2005年6月下旬,海尔财团提出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并购美泰克(承担债务),美泰克公司表示了出售意愿。1893年问世的美泰克公司是生产农业机械的公司,在上世纪初率先生产了洗衣机。后来,冰箱、吸尘器、洗碗机等成为该公司的标志性产品,而且以质量优秀著称。但在激烈竞争之下,美泰克公司近年的经营陷入困境,拖欠债务近10亿美元。

美国一些公司也有意收购美泰克,其中包括Ripplewood公司,其报价为每股14美元,总金额为11.3亿美元。而海尔竞购的报价为每股16美元,总金额为12.8亿美元,明显高于前者。但7月17日,惠而浦公司突然表示愿意出每股17美元的价格并购美泰克。几天后,美泰克对外宣布了海尔放弃竞购的消息。

一波三折

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

时间:2005年5月1日

金额:17.5亿美元

结果: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柳传志一直抱有“办一个长期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领衔中国PC市场”的信念。1997年,凭借向首次接触电脑的用户推出简便易用的廉价电脑和严密的分销网络,联想一跃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但刺激柳传志的是成为世界性品牌的冲动。“联想作为一个3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属于国际上的中型企业,必须坚定地向100亿美元指标推进,成为一个国际大型企业。”柳传志说。

2003年4月,联想全球换标。与此同时,联想开始规划全球化战略。换标之后,联想开始把PC及一些外设销往欧洲,甚至北美市场。

2004年初,联想开始了与IBM的谈判。12月双方达成协议,联想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从而组建起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届时,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此外,还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交易总额达到17.5亿美元。此次并购意味着联想的个人电脑年出货量将达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120亿美元,从而使联想在目前个人电脑业务规模基础上增长4倍。

就在双方准备进一步磋商时,并购节外生枝。2005年1月26日,3名美国共和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认为这一并购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展开调查。一波三折,并购方案终于通过了美国的审查。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联想IBM并购案尘埃落定。

合久必分

TCL和阿尔卡特牵手一年劳燕分飞

时间:2005年5月17日

金额:以换股方式买回T&A公司

结果:双方合作一年后好合好散

海外并购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隐含风险。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市场开拓或成本控制带来明显的协同效应的并购才是成功的。有资料显示,过去100年世界商业史上的并购案例,成功的不到20%,40%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其余40%则不成功。

2005年5月17日,TCL宣布,将以换股方式取得阿尔卡特在TCL&Alcatel Mobile Phone Limited公司(下称T&A公司)45%的股份,使T&A公司变成TCL通讯的全资子公司。阿尔卡特则变为持有TCL通讯4.8%股份的一个“公众股东”。一位深悉T&A收购全程的人士表示,换股的意义在于“非常体面,大家好合好散”。

2004年4月26日,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阿尔卡特公司一起组建家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公司。这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移动终端业务深层次合作。

据悉,双方总投资达1亿欧元,其中,TCL出资5500万欧元,占55%股份,另外45%股份为阿尔卡特持有。

但自2004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公司截至2005年一季度亏损已超过6.6亿元,不到3个季度便蚀光了TCL拿出的5500万欧元“嫁资”。这是促进双方分手的主因。

商报记者 杨雪婷

于伟敏 王晓然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21:23:19  回复

回复/评论:盘点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联想一波三折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2. 美国人在凌晨三点排队,不为苹果手机… 竟然是为中国毛绒玩具“拉布布”?
  3. 中国的中产家庭,送孩子赴美留学就是鸡肋之举?
  4.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5.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6.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7.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8. 马斯克的丑闻?和多名女性有染,有上百个孩子?
  9.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10.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11.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12.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13. 美国驻华大使馆:“赴美生子”一律拒签
  14.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15.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16.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17.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18. 中方意识到谈判时机已至?迅速派出“王牌代表应邀”和美国财长会面了
  19.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20.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21.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22.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23.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24.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25. 在量子世界“玩儿游戏”?物理学家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新前景
  26.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27.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28. 华人科学家再次遭遇系统性排查,75%留美学者“萌生去意”!
  29.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30.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1. 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如今大模型格局?Google的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发展的十年
  32.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33. 【读懂AI Agent】MetaGPT、Mila、斯坦福、耶鲁、谷歌的合作论文
  34.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35. 中美博弈2.0了?川普政府“百日执政”,撤回对华善意!
  36.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18.217.160.127, 2025-05-05 20:20:08

Processed in 0.12712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