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但是使飞机座舱更像办公室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撰文=毕博管理咨询
众多装备笔记本电脑和PDA,并且习惯于玩不插电的“马路骑士们”,对机场、酒店及餐厅的无线网络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一些主要的航空公司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并开始
提供多种飞行期间的通信方式,例如无线登陆互联网、电子邮件、文本信息及手机。然而大多数航空公司仍在观望,因为他们想看看客户的需要是否足以承担由此为飞机配备所付出的高额成本。
除非这种商业模式可行,否则没有一家运营商会花巨资构建无线网络。总部位于蒙特利尔,专门追踪飞行中安全及趋势的国际空运协会的通讯主管Anthony Concil说:“我们身处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如果人们需要更多的沟通,那么飞机上的互联网服务‘就会越来越普及’。” Concil指出,诸如卧床及个人电视等机上服务的不断增加就是顾客需求迫使航空公司行动的例子。
就如美国航空公司及Qualcomm 在去年夏季为测试机上手机服务,邀请媒体及政府代表参加围绕德克萨斯州的试飞时所展示的那样,科技本身就能起到作用。然而,美国航空公司机上产品经理Mary McKee说:“在我们决定是否允许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要如何处理一些基本的社会问题,诸如客户是否认为这项服务有价值并使用它?他们会不会觉得这项服务十分令人讨厌?”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于去年12月宣布它可能会解除现有的对机上手机使用的禁令,此举引发了大范围负面的公众反馈。平衡消费者矛盾心理与成本成了大多数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务。McKee承认:“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供所有这些服务。”
把经济顾虑放在一边,一些航空公司决定放手一搏。汉莎航空自2004年5月以来一直为往返于德国及包括纽约、芝加哥和拉斯维加斯等许多城市和几个国际目的地的航班提供实时网络接入服务。汉莎航空称,到2006年夏,其全部78架飞机、远程飞机将由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