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滨强)
Microsoft于当地时间周二宣布,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WGA)将从即日起在全球正式开始实施。该计划实施后,只有正版Windows用户才能在Microsoft网站下载软件,并享受更多的增值业务和产品。另外,如果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非正版软件,Microsoft可以免费为用户更换正版或者在用户购买正版时提供折扣优惠。无疑,这是Microsoft系列反非正版活动中的一个新举措
。但是,这一举措能否在中国取得成功,达到打击非正版的目的,笔者表示怀疑。
首先,“增值计划”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用户想要享受“增值计划”的内容,就必须先使用正版软件。但正版软件最低也要六七百元,而非正版只要几块钱,两者相差近百倍。在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广大家庭和个人用户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去购买一款正版软件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况且,Microsoft网站上价值450美元的软件在国内其他地方都能够下载得到,为了这些花几百元买正版显然不划算。而对于像笔者这类的学生用户来说,软件是正版还是非正版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软件能用就行,价格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用户想用非正版免费换取正版,前提是填写非正版报告并出示购买证明。此举在网上被广大网友视为Microsoft设下的陷阱。早在今年2月,Microsoft在华打折销售WinXP一事就曾引起广大网民的激烈讨论,认为Microsoft打折销售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收集中国的非正版证据并进行打击报复才是其用意所在。这次Microsoft的举措同样遭到了不少网民的批判,甚至有网民呼吁继续支持非正版,不要让Microsoft的阴谋得逞。
此外,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非正版可以换正版,怎样证明他/她是不知情呢?中国90%的家庭和个人用户使用的都是非正版软件,而且很多都是出于非正版软件的低廉价格而主动购买的,要做到“不知情”根本不可能。
所以,笔者认为,Microsoft此次出招并不一定能够制非正版于死地。Microsoft打击非正版要走的路还很长,困难也很多,但Microsoft并不是没有机会。依笔者看,Microsoft的正版软件不能在中国普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软件价格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相符。只要Microsoft在价格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对非正版软件进行一些“报复性”的措施,如非正版用户在更新补丁时使系统瘫痪或者自动锁死等,让非正版用户体验不到除价格低廉以外的其他好处。这样一来,客户对正版软件的依赖程度自然会得到提高,打击非正版运动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