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
最近鼎鼎大名的当代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领导的MIT预计明年将推出售价为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并打算面向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青少年推广。此言一出,怀疑者人数甚众,期盼望者不少,乐观者也有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尼葛洛庞帝详细地分析了100美元笔记本电脑的成本构成,借以说明这即不是炒作也是不赔本赚哟呵,并且这种笔记本电脑能做普通笔记本电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在存储容量上此款笔记本要小得多,不能存储大量的文件。
100美元的电脑其吸引眼球的最大之处便是其价格,其100美元的价格相对当前最少也将近600美元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要少得多。当前电脑的普及率比较高,一旦把价格降到100美元的水平,我想尼葛洛庞帝愿打算只生产几千万台的想法就有点过于保守了,再加上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人手一台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假设电脑真的这么普及的话,我们的生活将要发生哪些变化?我们要做哪些工作来适应这种变化?虽然人手一台电脑在目前来说还只能说是一个极端现象,但它必然是电脑行业发展的目标,并且越来越向这个极端靠拢,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我们还是畅想与论述一番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区、终身化学习将不会停留在理论的水平。在当今信息时代,Internet无异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泉及信息载体,因此要想学习Internet的存取是必须首先满足的一个条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取Internet的最大障碍就是很多人买不起电脑,而100美元电脑的出现将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为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区及终身化学习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另外根据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利用电脑来学习的比例为30.5%,用电脑来工作的比例为39.9%,即大部分人是把电脑用在学习与工作上,而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将会使更多的人利用电脑来工作与学习,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区将会自然形成。
二是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教育鸿沟。从100美元电脑推出的初衷“向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青少年进行推广”可知,100美元电脑具有一定程度的“扶贫”性质。事实就是如此,“教育”这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涵义,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它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并取得一定的学位;而对不发达地区来说来说,“教育”也许意味着不要喝变质的受污染的水及如何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以便不受疾病的威胁。而100美元电脑的出现首先解决了Internet存取的第一个障碍栏,为他们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提高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供了可能。
三是信息资源的价值日益凸现。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方面,从IT领域这个局部来说,IT行业的资源也可分为有形资源(硬件)与无形资源(软件与信息数据)两类。在IT行业发展的初期,软件与信息数据只能沧落为硬件的俾女,一般情况下是搭配硬件出售;随着IT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软件与信息数据为代表的无形资源逐步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信息资源的价值日益凸现。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体现出硬件价值的下降,信息资源的价值在升高。这个趋势其实随着硬件价格的不断降低早就显现,只不过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使之表现的更明显而已。
四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IT业努力的方向所在。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来说,人们在访问Internet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少电脑,而是缺少高效率可用的信息基础设施;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其信息基础设施更是孱弱。100美元电脑是作为通信工具销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100美元电脑就失去了其原始意义。
五是可移动性是今后教育领域通信形式的主流。打算推出的是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而不是台式机,问到为什么这样做时,尼葛洛庞帝说之所以是笔记本电脑而不是台式机,因为笔记本电脑具有可便携性,同时也就具有了可移动性,这样会增进生生之间的交互。其实教育领域通信工具的可移动性与便携性更易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学生们可以很方便地把电脑带回家去,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通过教育领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其它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六是促进我们正确地认识当前校园网建设。当前国内的校园网建设出现了攀比之风,硬件的配置都尽可能越高越好,没有资金借钱也要这样做,根本不考虑投入产生的教育效益。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几乎全部用于教育领域,这就说明教育领域的学生用电脑其实不需要过于追求高配置。这一方面现代教育理论也提供了注释,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当前把计算机引入教育领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终身学生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点不是教学材料、教学内容的改变就能做到的,最根本的是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的改变,硬件在信息化教育中只能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在校园网建设中分为三大块即硬件、软件与潜件,当前的建设风气是过高地追求了第一块而忽略了后二块,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对于100美元笔记本电脑的出现笔者之所以讨论这么多,是因为MIT把中国也做为100美元笔决本电脑的主要消费国,因此笔者更多地在上面探讨了他的积极意义,但笔者对这个行动可操作性有一定程度的困惑:电脑问题解决了之后,互联网的费用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