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京时间7月12日,近日出版的《商业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AMD希望通过反垄断诉讼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赢得更多客户的支持。但种种迹象表明,AMD起诉Intel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拉大同客户之间的距离。
AMD提起针对Intel的法律诉讼后,这场反垄断官司很快就演变为证据之争。但是,AMD必须保证在获得重要证据的同时,不会导致客户更为疏远。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违背AM
D提起诉讼的本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上月底,AMD向美国特拉华州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Intel采用非法手段阻止计算机厂商购买AMD处理器,这种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在一份长达48页的诉讼书中,AMD指控Intel采用胁迫或签署排他性协议等手段,阻止或限制硬件厂商购买AMD的处理器,从而制约了AMD的销售额增长。与此同时,AMD日本分公司也向东京法院提起类似的诉讼,指控Intel日本公司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但从目前看来,AMD的诉讼之路将十分坎坷。在7月1日提交的一份报告中,AMD方面的律师承认,客户在内部对Intel垄断行为的抱怨很难作为证据。AMD请求法院向32家厂商发出传票,以法律的名义要求这些厂商保留同Intel业务往来的相关文件,因为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Intel垄断行为的证据。在6月30日之前,厂商可以主动参与反垄断案,而在这一期限之后,AMD将行使法院赋予的权力,强制要求厂商配合调查。
目前,32家厂商中已有多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这些厂商必须在7月14日之前提交拒绝参与AMDIntel反垄断案的理由,这意味着它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同AMD协商。然而,AMD的这一系列举措也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于厂商而言,配合AMD起诉Intel将导致它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很多厂商都依赖Intel提供的补助、折扣和市场开发基金而生存,因此向AMD提供Intel的垄断证据无异于自掘坟墓。
Sony电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Sony电子美国公司总裁Dick Komiyama表示,如果没有全部采用Intel处理器,该公司可能两年前就退出了PC市场。为了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其它一些公司则采取了缄默的策略。惠普公司首席法律顾问安-巴斯金斯(Ann Baskins)上周宣布,禁止惠普员工在电子邮件、网络日志或即时信息平台上讨论AMDIntel反垄断案。Enderle咨询公司主管罗勃-恩德勒(Rob Enderle)表示,大多数PC厂商都不希望同Intel对簿公堂。目前,惠普还没有就此发表评论。
在AMD要求保留证据的厂商中,仅仅有Best Buy一家表示愿意无条件的合作,而宏碁、Circuit City、Gateway 、联想、NEC、Sony、Sun、Rackable以及Tech Data等九家公司正在同AMD积极商谈。与此同时,东芝明确拒绝了AMD的请求,从未采购过AMD处理器的戴尔则表示还要考虑。
为了应对AMD提起的诉讼,Intel已经多次召开高管会议。如果这一官司真如AMD预测的那样拖上18个月,Intel将面临巨大的挑战。Intel的销售团队将不得不采取更为缓和的运营策略,这对于AMD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事实上,AMD似乎已经做好了趁虚而入的准备,该公司计划明年在德国修建一家新的芯片工厂,总投资高达24亿美元。
AMD将于7月13日发布2005年第二季度财报,由于闪存业务持续亏损,以及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竞争乏力,分析师预测AMD这一季度每股亏损将达到6美分。反垄断专家泰勒-贝克(Tyler Baker)表示,要打赢官司,AMD必须承担起举证的责任,这意味着法律纠纷将给AMD带来巨额支出。短期来看,Intel并没有同AMD和解的打算,因此AMD只能把这场官司继续下去。(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