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技术质量比以往更具关键意义。
韩国企业与韩国政府都充分认清了这一点,一直在充分关注、大力实践,甚至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于是,韩中国生产的品、韩国企业、“韩中国生产的”的品牌与形象,进入21世纪后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这一点,在中国市场表现极为突出。
相比于德国、日本产品,韩中国生产的品已不再低人一头,反而因技术含量、质量、投资与市场开发等因素的有机配合,在中国的家用电器、IT产品和汽车等领域,形成了许多日欧美企业想达到却从未达到的市场领先地位,品牌形象也日益深入人心,为其未来再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韩国企业并未以中国市场为止境。他们也盯着全球市场,并已有了不小成绩。
日本企业一直到现在都是以日本本土、美国和欧洲市场为重,三大块市场各占其市场总份额的30%上下,只是在仅剩的10%份额中,中国市场才是其中重点。
韩国人则不同。世纪交替之际,其企业和国家经济战略都强调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他们要在“技术领先中国本土企业5至8年,市场开发领先日美企业3至5年”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形成韩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实力与本钱。
中国这个大市场,能养成韩国的世界级企业,也应该能养成中国的本土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资金与市场开发能力层面,都应如此。
问题是,中国企业认清这一点没有,下定了决心没有。
有了韩国人的历史经验,中国企业不应该等到再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长本事和韧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