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国际电信业,红色是一种潮流。目前,沃达丰、德国电信、法国电信、韩国电信(SKT),以及新加坡电信等国际巨头,都将LOGO变为红色。中国联通迈出换标这一步,显露出其要融入国际市场的决心。
提早布局,未雨绸缪
事实上,早在“王建宙时代”,中国联通就开始布局国际化战略。2003年同年8月11日,中国联通耗资近3700万港元收购联通国际,中国联通得以借此大步进军Hong Kong和海外电信市场。
2005年,中国联通的国际化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联通成功中标在澳门地区经营CDMA1X网络及提供跨区域移动电信服务的牌照。同年10月18日,中国联通CDMA网络在澳门正式开通。这是国内运营商首次在祖国内地以外的地区建设通信网络并投入运营。
收购,扩张的利器
与中国联通相比,其他运营商更多采用入股的方式来参与海外运营。2005年年初,中国网通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Hong Kong运营商电讯盈科20%股权,高度参与电盈的日常决策和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ChinaMobile也加快海外拓展步伐。2005年10月,ChinaMobile宣布斥资22.5亿港元收购Hong Kong移动运营商华润万众66.5%股份,并于2006年3月28日完成了对华润万众的收购。分析人士表示,这是ChinaMobile海外拓展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国际业务”的经验积累,并可真正实现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优势,将中国内地以外市场的业务统一纳入ChinaMobile规划、采购、业务谈判大链条中。
借力发展,合作共赢
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大手笔的海外收购可能还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加快自身的发展却是一个现实的考虑。2005年年底,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表示有意入股中国运营商,但希望入股对象与其竞争对手新加坡电信和沃达丰无关,而且最好也不会选用TD-SCDMA标准来建设将来的3G网络。
分析人士表示,照此推断,四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被选中的可能性很大。但中国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王国平表示,“如果是为投资3G与外资组建合资公司,即使外资持股比例大于25%,国资委也可能会批准。”
他分析,“在进入国际电信市场的方式上,对中国联通而言,采用股权投资方式的可行性更大一些,因为直接在当地建网的成本很高,而且需要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如果是参股,中国联通可以派高管进入对方的董事会;如果是并购,将获得对方的整个管理团队,无论哪种方式,对于获取国际运营经验都大有裨益。”
最后,王国平强调,“国际化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对于中国联通等国内运营商而言,仍然需要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准备,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王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