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周刊》对话思科(中国)公司市场总监刘念宁
思科在变!从“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到“新商道”,这里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战略或思维?
《IT时代周刊》记者/谷龙 赵春燕(发自北京)
计算机未来学家Chunk Martin说过,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转折点,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消失,网络化的消费者和网络化的机构将和谐地相互作用。
从“网络的力量”到“新商道”,思科对于网络发展机会的把握,以及随之而来改变商业模式的决策,会决定公司未来的生存状况吗?担任思科市场总监的刘念宁,又是如何向外界推广或阐述思科这一转变的?
2005年12月22日,《IT时代周刊》来到位于北京东长安街旁的思科中国总部,在简洁清净的会议室内,与刘念宁坐在了一起。台湾出生的刘念宁身上有着IBM文化沉淀下来的沉稳与低调,能干而不张扬。她齐耳的短发、洁净的衣着、淡淡的笑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身上,很难看到作为营销人的那种张扬,相反,温文尔雅的她更象个循循善诱的老师。
地质系出身的刘念宁在读研究生半年后的一次选择,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在入读研究生半年后,她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多在于与人的沟通,而地质学的研究路线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休学半年后,她选择了与她今后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她供职于台湾IBM。后在台湾Microsoft有过2年的短暂职业经历,后一直供职于IBM,直至加入思科。
提起思科中国的品牌战略,善言的刘念宁将她与思科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
网络是未来的主导
《IT时代周刊》:在2003年加盟思科前,您在IBM呆了12年。12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当时离开IBM,加盟思科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刘念宁:也许从我的职业经历中可以找到答案。最初,在IBM做过销售,在Microsoft从事渠道的工作。回到IBM之后开始做产品市场,1995年开始接触中国市场,负责大陆和港台区域。1999年回到台湾市场做PC,之后又负责PC服务器的销售。然后,负责整个硬件部的市场,包括打印机、存储等。2003年以后我负责思科中国的市场工作。
从这个变动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网络的线,职业的发展基本上也都是与IT技术的热点联系在一起。
《IT时代周刊》: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网络,你职业生涯的每一步都与IT技术的热点暗合在一起。加盟思科,是您认为网络将成为未来的主导,是吗?
刘念宁: 在IT大架构下,网络肯定会是未来的主导,网络一定会改变未来的世界,网络代表未来的领导力量,未来的5年将会看到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在MBA读的是市场营销,所以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在网络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如何让网络变成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利用网络是目前我要考虑的事情。
《IT时代周刊》: 思科是一家技术公司,在向大众推广思科品牌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念宁:思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10年,10年可以说是成熟期了。之前,思科从来没有做过大规模的推广活动,以前的推广基本是以产品为主,面向的受众是网络技术人员,也许思科的形象在网络技术人员眼里比较鲜明,但是作为商业决策者、一般受众,思科的意义就比较模糊。
第一次大规模的品牌推广计划是个巨大的挑战。要从熟悉技术的营销转为整个品牌的营销,在当时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但通过学习国内及其它行业的经验,吸取IBM在中国的随需应变理念后,思科的宣传策略有了明显的改变。从以前单一的注重渠道媒体的传播到户外路牌的投放。从第一阶段“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到目前“新商道”。如何跟着全球的脚步,把品牌推广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是个艰巨的工作。
《IT时代周刊》:现在IT广告的传播途径有电视、户外、网络和平面媒体,思科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媒体平台和传播途径来传达思科的理念?
刘念宁:思科进行投放广告前会根据媒介的定位、读者分析和受众的数据、产品和广告的定位来决断。评判一个广告的好坏,思科往往会看整合的效果,从画面效果、传播的效果和带来的销售结果等各个层面综合起来考察。
目前传播途径越来越丰富,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定群体,在思科看来,电视广告传播最广,但是太贵而且不具持久性,网络在线广告最有效而且互动,还可以及时调整,平面媒体有不同的读者定位,而路牌广告如果选好了地段会事半功倍。比如思科在北京东三环路边的广告牌,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新商道推动企业商业变革
《IT时代周刊》:思科之前的定位是网络设备供应商,之后我们看到思科中国在品牌推广上有了一些改变,似乎思科正在改变自己,是这样吗?
刘念宁:网络设备供应商是思科技术上的定位。但思科不仅仅是网络设备供应商,而更倾向基于网络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产品提供商到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都不是思科所需的,思科所需要的是“客户所谓的业务合作伙伴”。
《IT时代周刊》:以前,思科讲的都是“这就是网络的力量”,而现在推崇的是新商道,如何理解这一转变?
刘念宁:新商道其实就是思科新的“BUSINESS VISION”,意味着新的管理、新的业务方法、新的执行架构。思科把这种新的企业模型叫做“新商道”。“新商道”的5大关键要素是,生产效率、创新、协作、业务安全永续和客户满意。与之相对应的,思科提出了名为“新航道”的技术架构——智能化信息网络。
《IT时代周刊》:思科向“新商道”的转变,也对思科的市场推广、营销策略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要求。新的改变,公司在这方面有何决策?
推广新商道的挑战来自回报
《IT时代周刊》:在已经过去的2005年,作为市场总监,思科有哪些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让您难忘或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