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手机化,手机的电脑化,通信阵营与IT阵营汇聚于3G/3.5G。
前段时间,高通宣布与惠普、戴尔及联想合作,推出支持CDMA20001XEV-DO或高速封包存取(HSPA)笔记本电脑。包括GSM协会及CDMA发展联盟(CDG),都相当积极地推动这一市场。根据CDG的最新统计,目前已有25款内置EV-DORel.0模块的笔记型计算机,包括戴尔、惠普、联想、Sony、东芝及松下电器都名列其中,其中Sony及松下已经升级到EV-DORev.A,其它厂商也有意跟进,上传与下载速率分别可达1.8Mbps及3.1Mbps。
其实,早在2006年年初,Intel就向GSM协会提出倡议,建议通过与手机SIM卡相同的技术,使笔记本电脑能够无缝接入高速3G/3.5G宽带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运营商对3G笔记本很感兴趣,因为该产品有望大大提升其数据服务营收,现在运营商已经在和厂商合作开发,最开始阶段的开发焦点主要集中在笔记本的技术标准部分,包括一系列GSM技术标准,如高速3G无线宽带标准HSDPA。
事实上,诸多通信厂商在推出3G产品时,都是先发布笔记本网卡,再进入手机终端的。对于数据业务而言,笔记本更能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就是说,笔记本将有可能打通3G之门。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由于3G牌照发放的一再推迟,使得用户对这项服务还需要等待;另外3G/3.5G笔记本的价格还相对较高,使得用户的采购还是很谨慎。但随着笔记本的便携性越来越好,如果能解决电池续航问题,引入3G将使未来的笔记本演化成类似于手机的混合产品。虽然短时间内受到价格等因素的影响,3G笔记本不会在量上有所突破,不过很多人看好其商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