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网游产业来说,盗号现象可谓频频出现。越是火爆的游戏,发生大规模的盗号事件就越不断,如《魔兽》、《热血江湖》等。在盗号发生之后不久,为了打击盗号者的销赃链条,很多游戏运营商开始将一些涉嫌的玩家封号,部分玩家开始心理失衡,在网络上成立维权组织。
打击盗号的不止是游戏厂商,个人也开始利用法律武器向买赃者说不。不久前《热血江湖》的一个玩家“雪之意境”在网吧中因为账号被盗而懊恼不已,正准备离开时,无意中发现自己丢失的账号正在和邻座的一个玩家交易,而且价格极低,由于无法查清是谁偷盗了自己的账号,两人便发生了纠纷,进而上升到了冲突,事后,该玩家便以买赃为由,委托律师给此人发了一张律师函,意欲取回自己的装备,由此,游戏买赃便进入司法范畴了。
专家指出,不同于以往盗号和私服这些犯罪手段,买赃一向因缺乏取证手段而难以追究,而且买赃行为在网游中比较普遍,不少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事件曝出之后,关于网络买赃纠纷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论。
从游戏的参与者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很多青少年认识社会正是从游戏中开始的,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想象”最初都来自于环境的刺激,这种刺激既有现实环境带来的,也有由电脑程序等形成的声音和图像所带来的,后者往往被称之为虚拟环境。但对于大脑来说,这种刺激却是真实有效的,可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言行。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网游买赃绝对不是一个游戏转化的问题。在网游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人最大最深的媒体前提下,游戏中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青少年以后在现实世界中道德和法律门槛的依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军方利用网游来训练士兵,因为一个模拟真实环境的网游,可以通过既定游戏规则,直接影响受训士兵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形成真实的条件反射和行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