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 【记者 张莹】 经过了被业界称为“电子支付元年”的2005年,第三方支付迅速进入了竞争阶段。业z界预计,2007年电子支付牌照的发放将引发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新一轮暗战。
Alibaba旗下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Alipay公司日前宣布,目前除淘宝和Alibaba外,支持使用Alipay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30万家。《2006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上银行总用户数已将近4000万,Alipay用户占国内网银用户的八成以上。第三方支付在2006年央行出台《支付清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迅速进入了竞争阶段。不过,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一度让投资商处于观望态度,而对于更多的第三方支付商来说,还面临着培养用户资源、产业链上游的网上银行服务尚在发展初期等困境。
在此环境下,对于国内众多网上购物平台和网站而言,选择支付平台显得愈加谨慎。一位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表示,购物网站在选择支付平台时,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否收费,已经不是最重要因素。赛迪顾问中国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陈文则表示,安全性、产品与服务质量、用户群质量是选择支付平台的关键要素。
根据艾瑞调研显示,200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规模为23亿元,2006年将超300亿元以上,并在今后的四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10年,将高达2800亿元。赛迪顾问陈文预计,2007年电子支付牌照的发放将对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国际化的趋势,对服务提供商的要求也会更高。”
业内都在关注着央行发放牌照的消息。按目前业内公认的说法,央行将首批发出10张左右的牌照,其余30多家拿不到牌照的公司将被迫退出市场。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许罗德此前对媒体透露,《清算支付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将规定企业申请牌照的具体手续,一旦出台,企业即可申请牌照,这也意味着央行将互联网纳入监管视野的一个开始。
易观国际的一份研究预测,2009年,中国B2C联网支付市场规模将达41.15亿元,从2006年到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1%。在央行的牌照制度出台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将瓜分这个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