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Mobile的算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9月30日,Paktel的GSM网络共有150万注册用户。虽然这一数字与2005年相比,已经有高达62%的增幅,但放在中国市场,其仅相当于ChinaMobile集团一个业绩普通的市级市场的用户数量。
张宇表示,“Paktel在巴基斯坦的6家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和定价策略都较低,此前更多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
这意味着,虽然ChinaMobile集团可能将自身经验进行移植,但从领头羊到挑战者,其将面临与国内不同的市场竞争形势。
很显然,对于ChinaMobile集团来说,收购Paktel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
张宇对记者表示,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根据Millicom官方网站的资料,目前Millicom占有Paktel98.90%的股份,但在此次交易中,其仅出售给ChinaMobile集团88.86%股份。也就是说,在本次交易后,Millicom仍持有Paktel的约10%股份。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Millicom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分享ChinaMobile集团在巴基斯坦市场拓展的成果,同时也可以保留与ChinaMobile集团的资本联系,以便在未来的合适时机,与ChinaMobile集团进行其他合作。”张宇说。
Millicom目前所经营的移动业务基本上都是在新兴市场,而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正是ChinaMobile集团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有消息称,就在去年ChinaMobile集团洽购Millicom的过程中,就曾对Millicom在乍得、萨尔瓦多等地的业务进行了广泛考察。
据接近ChinaMobile集团的消息人士透露,在2007年,ChinaMobile集团的海外并购目标,将仍然锁定新兴市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寻找并购目标。
尽管截至目前,ChinaMobile集团尚未宣布其他海外并购或与Millicom的其他合作消息,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在从Millicom手中买下Parktel后,ChinaMobile集团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买下Millicom的其他资产。
盯紧新兴市场
自去年7月以来,Millicom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100%。1月19日,其股价更是一度创出68.09美元新高。
不过,对于ChinaMobile集团来说,首要问题是确保将Paktel成功整合进入自己的全球布局。
一位业界人士认为,以前,ChinaMobile集团在国内的架构和业务流程是"区县营业部—市公司—省公司—集团总部"的模式,而今后在全球化协作的情况下,其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完善,以实现全球布局与本地化管理运营的平衡。
“同样的产品,在世界不同地区的采购、生产价格相差巨大,业务定价和运营模式也千差万别。”上述业界人士认为,Paktel将成为继万众之后,ChinaMobile集团全球化产业链供应和业务移植模式的又一试点。
在业界看来,虽然2005年和2006年ChinaMobile集团在巴基斯坦电信和Millicom的竞购中,先后失败,但对ChinaMobile集团来讲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前一案例中,ChinaMobile的竞购价格相当合理,而阿联酋电信的25.99亿美元则高出ChinaMobile集团报价逾80%,被业界一致视为得不偿失的“天价”;而在后一案例中,ChinaMobile集团在综合考虑Millicom的情况后,面对虚高价格主动放弃收购,也被业界视作“理智放弃”。
“ChinaMobile集团目前还缺乏海外并购的经验。”张宇认为,“现在ChinaMobile已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节奏,放弃高危项目的同时,先近水楼台拿下Hong Kong万众,再购入规模较小、市场集中的Paktel,一步一步前进。”
张宇认为,在下一步的收购中,ChinaMobile集团很可能继续这一策略,按由小至大的规模展开并购。
事实上,ChinaMobile集团董事长王建宙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战略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以盈利为原则,寻求新的收入利润增长点,所以ChinaMobile集团的国际战略步伐将是一直谨慎的。
而在日前召开的ChinaMobile集团2007年工作会议上,王建宙再次强调,今年ChinaMobile集团的海外拓展战略,将继续保持谨慎的推进策略,注重效益。
在他看来,ChinaMobile现在最需要的国际化,正是到一些新兴市场,将ChinaMobile的成功经验进行移植,以实现海外业务的迅速升值。这也是Millicom此前成为ChinaMobile竞购目标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