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伊佳
广电提供内容、电信保证网络,将是最利于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手机电视这块现成的大蛋糕面前,谁都不甘愿放弃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今天的手机电视市场很像两年前的IPTV:没有统一标准、电信与广电相互争夺主导权、厂商各行其是……在手机电视这条产业链上,谁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扬长避短,谁就能抢得先机。
与IPTV类似,手机电视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掌握在两个阵营的旗下:电信运营商掌握着终端和上传网络,而广电部门则是内容和下行网络的主导者。双方都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绕开对方的权力范围开展手机电视业务。比如广电部门可以使用MP4和车载电视作为接收终端,舍弃上行通道,只做广播和直播业务;而电信运营商则可以通过升级2G或3G网络,加大下行带宽,开展视频点播和互动业务。
但以上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完全的手机电视,只能覆盖一部分受众,不能体现规模效应。目前,个人终端正呈现出强烈的融合趋势,手机正在成为集通话、MP3、掌上电脑,甚至照相机功能于一体的个人终端设备,人为将功能分离不明智。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讲,广电部门要抛开电信运营商独立运作手机电视业务也有相当大的难度。相关专家算过一笔账:由于卫星手机电视工作于S波段,传输的信号穿透力差,需要大量增补转发器来增强和转发数据信号,每隔500米至1000米就需要架设一个增补站。如果只有广电一家运作,未来手机电视要想实现信号覆盖全国,在架设增补站方面的投入成本将是惊人的。经验证明,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IPTV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初步成功的榜样。电信与广电在IPTV上的合作为双方指出蓝海。广电借此与宽带高端用户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并大幅提升了ARPU值,电信则对2000万普通电视用户进行了一次高科技“教育”,培育了潜在客户群。
通过IPTV的运营经验,可以预见,一方提供内容、一方保证网络,并合作发展SP提供增值业务,将是最利于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