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巍
曾几何时,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成为各个媒体的热点,似乎不报道3G的媒体就不是主流媒体一般。
在媒体如此“关照”下,连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了3G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媒体教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成绩。但3G对消费者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许多人也是人云亦云吧。
事实上,官方的态度很明确,在3G到来前,要首先解决的是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单向结算改双向结算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单改双,双改单”。
表面看起来,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把现在的手机收费变成单向收费,尽管许多消费者早就享受了这个政策,但要从法规上明确,最重要的还是要协调好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涉及到结算问题。
大概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由于国家政策实行的是手机双向收费,固定电话单向收费,因此当固定电话打给移动电话时,移动运营商要支付给固定电话运营商每分钟6分钱,理由就是固定电话打给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双向收费所以移动运营商是只赚不亏。
所以,一旦移动运营商全面实行单向收费政策,但结算政策没有发生变化,也就变成越多固定电话打给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运营商ChinaMobile、中联通等公司就要支付给固定电话运营商中电信、中网通越多的费用。而一旦政府发放给中电信、中网通移动牌照,那么在现有政策条件下,中电信和中网通完全可以自己实行单向收费,因为在本地的结算上,他们更具有优势。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电信和中网通可以推出比ChinaMobile、中联通更具竞争力的移动电话资费套餐。
但这样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在中电信、中网通建设3G网络之初,是需要ChinaMobile、中联通来支持的。
诸位看官可能会有点糊涂,本来是竞争的关系,怎么会变成相互支持的关系呢?
使用过中国联通GSM网络的消费者大概还记得,10多年前中国联通开通130数字移动电话的时候,并不是全国漫游的一个网络,经常是北京的电话到了其他地方就不能用。如果官方不对电信企业进行重组,那么中电信和中网通拿到移动牌照后,这种局面可能再度出现。
因为,一个完整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中国全新应用的3G技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覆盖全国。那么在北京使用3G的消费者,到了没有3G的地方只能使用2G的服务,不管是现在的GSM网络或者CDMA网络,试想一下,中电信或中网通会再建设一个2G网络来支持漫游吗?当然不会!
那么它们只有借助ChinaMobile或中联通现在的2G网络来漫游,既然借助人家的网络,那么就需要支付给别人费用,但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先解决现在看起来已经不合理的运营商“单向结算”难题,漫游的支撑问题恐怕也很难理顺。
也许有人要说,漫游的问题不是大问题,但如果选择3G之初就和小灵通一样,不能全国漫游,你愿意吗?当然,也许中电信和中网通会用小灵通网络来支撑3G的漫游,但这个时候,你可能要准备几个不同的双模手机。
双模手机的进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在1月下旬就发出TD测试中的第一张双模双待终端的入网证,该证被ZTE所获得,而更早之前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也颁发了双模单待的TD-SCDMA手机“准生证”。
因此,市场更愿意把政府解决双向收费和单向结算问题,看作3G牌照发放前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