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国外教育,有这样一群妈妈们义无反顾的陪孩子出国定居,开始崭新的生活,但随之也迎来了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社交圈。
这些陪读妈妈们、华裔家庭、“双职工”家庭们,初去国外最多的感觉是“不容易融入”。
随后我和几位陪读妈妈们聊了聊,才发现,这些陪孩子出国的留学家长们不仅有社交焦虑,有的家长还有社交恐惧,有的家长甚至有抑郁症...
“出国后,我丢了自己的社交圈”
绍杰妈妈曾是国内某四大银行的经理,在北京拥有体面高薪的工作,但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到了美国。
但不久,她就感到一些危机:在国内“价值千金”的她,出去后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还有更严重的一点是,和这里的孩子家长们交流时,常常缺少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自己的社交价值感非常低。
“在国内的时候,周末可以约一约姐妹,或者志同道合的客户一起出去做脸、做瑜伽、喝茶,有聊不完的话题,社交对我来说就是不可缺少的生活乐趣之一,我的很多成就感都是从社交中来的。
但跟孩子出国后,总因为聊不到一起而苦恼,我丢了自己的社交圈”。
跟绍杰妈妈一样,很多陪读或者新移民过去的家长都会面临社交圈的重组,因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自己面临的社交压力竟然比孩子大很多。
“突然,你被孤立了,你的孩子也被孤立了”
晓文妈妈就有很严重的社交压力,因为孩子小,出国就必须有家长的陪伴,于是她和丈夫开始了两国分居状态,她在美国陪读,丈夫在国内上班。
因为自己刚来,她特别希望能交到朋友,有固定的社交圈,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孩子,她十分担心自己跟别的家长关系不好导致孩子被社交隔阂。
但人生地不熟,自己的语言也不是很流畅,走到学校里,和其他家长打招呼都感到有莫大的压力。
“人人都羡慕我们出国,但光鲜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啊。”晓文妈妈感慨道。
“当你到了一个新环境,当你的孩子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突然,你觉得你被孤立了,你的孩子也被孤立了,你焦不焦虑。”
晓文妈妈说,有社交压力的并不仅仅只是她一人。
大家都是因为孩子的学业,放弃自己在国内的一切跑到国外,对环境的不熟悉,对文化差异的没把握,还担心会拖累到孩子,这一切都让自己心里没底气。
大多数的陪读父母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很好地与外界进行沟通。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限制在家里,囿于见闻。
有的家长都有了社交恐惧,害怕跟外向的美国家长交流,有的家长甚至有抑郁症。
“我融不进家长圈子,每一天都觉得难熬”
与晓文妈妈不同,玲玲妈妈在美国跟邻居们相处的很不错,但最近,她发现了一个新圈子,这也是她烦恼的开始。
在接送了几次孩子后她观察发现,在孩子的同年级,有一些由孩子的妈妈组成的核心家长社交圈子。
这些核心圈子里的妈妈们,她们外向、非常善于社交,也很会玩,经常会小圈子范围内聚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
她们还会相约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度假、旅游。
知道有这个圈子后,玲玲妈妈开始不淡定了,她感觉自己被遗忘了,被忽视了,开始想着如何融入这个圈子。
“那两年真的很难熬, 当时很想融入,融入之后,又很担心能不能继续保持在那圈子里面。”玲玲妈妈坦言。
因为这不同于其他圈子,这是家长圈,会涉及到孩子方面的社交,自己孩子本来就腼腆,她总觉得如果家长走得近,孩子也就会走得更近一些。
她经常会做一些小吃、烤一些饼干之类的送给学生的家长,希望能得到她们活动的入场券。
后来也跟着大家参加过几场聚会,她发现这个圈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出局,自己跟了几场后,别人就不带她玩了。
“总是会有很多家长想融入这个圈子,没有人愿意被圈子排斥在外。所以这些圈子里永远不乏捧场客,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好,但大家也都是各取所需。”
“你和我不是一个阶层 我不跟你玩”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更好的童年”,Joy妈妈一家移民美国一年多了,去年他们从纽约的“下城区”搬到“上东区”,也就是纽约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自己工作和孩子上学方面还很顺利,就是她和孩子的社交出了问题:儿子没有玩伴,她也交不到朋友。
因为他们一家是“外来者”,想要融入这个上东区的圈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但Joy妈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穿得过于随意而被别的妈妈瞧不起!
美国上东区的妈妈们都很自律,平时打扮的也很精致,她们会认为只有“下等人”才会不注重自己的外表,这也是这些邻居不愿意和她为伍的首要原因。
Joy妈妈为此也做过努力,她买过打折时的名牌衣服,精心装扮自己,她还厚着脸皮出现在任何可以出现的妈妈们的社交场合。
一开始,她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无论她如何热情、如何主动,都很难得到妈妈们的友情。
担心因为自己不能融入上层圈子而影响到儿子“阶层”的妈妈,变得忧心忡忡,充满了负罪感。
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打开了局面,她在一场家长会上认识了一位学生的爸爸,这个爸爸建议她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可以一起玩。
关键点就在于这位爸爸家庭背景很厉害,那些傲慢的妈妈们当时正好都在现场。从此,Joy妈妈顺利打入了这些妈妈们的社交圈。
“阶层分化在美国得到很明显的表现,我们是这场游戏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
是什么阻碍了妈妈们
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
交流方式的差异
很多陪读妈妈的社交问题都出在了语言不通,因此没法很好地与外界沟通。
美国一些中学经常有活动,需要父母参与或者发言,而相当多的陪读父母因为听不懂英语,导致无法融入当地的家长群体里面。
同时,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很快,还会和孩子之间的隔阂扩大,妈妈们焦虑更容易加大。
兴趣爱好不同,也会导致没有共同话题可聊。美国人幽默且健谈,平时对体育运动和聚会充满了异常大的热情,这对初来乍到的中年妈妈来说,着实需要适应好一阵才能接上话头。
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很多思维和交流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乍看起来似乎是些小事,但是慢慢会如蝴蝶效应般产生巨大影响,导致巨大文化鸿沟。
对社交过于紧张
妈妈们都过于心思敏感,一部分陪读妈妈因为文化差异、语言沟通而产生社交恐惧,他们把自己限制在家里,导致越来越不敢打开自己,每天只为孩子的三餐考虑。
还有一部分中年父母,想融入社交圈的原因大多都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跟着出了国,最后又因为怕给孩子带来社交隔阂而产生社交焦虑,总觉得如果家长走得近,孩子也就会走得更近一些。
如果自己做过努力还是融不进去,会产生更多的焦虑,“越怕什么来什么”。
阶层之间沟通降低
就跟融不进去上层阶级圈子的Joy妈妈一样,上东区的妈妈会“看人下菜”,这是美国的阶级固化的表现之一。
处于越高层级的人越有着强烈的阶层地位的需求,所以和相同甚至更高社会地位家庭交往,这样可以帮助整个家庭稳固甚至提升自身的地位。
阶级固化严重,阶层流动性下降,就会导致阶层之间沟通降低,社会各阶层互相不能了解,也不能理解。
这就导致了势力的家长们的扎堆及排他心理——你所在的阶层如果不够高,对不起,你的孩子不可以和我们的孩子玩,你也不可以跟我玩的局面。
所以,可以像Joy妈妈一样,找到爬进阶层的捷径,找不到也没关系,接受它。
该怎么找回自己的社交圈?
找到合适的组织
绍杰妈妈在一次参加当地人的节日活动中,被一位美国妈妈问是否可以介绍中国文化和汉语,她欣然答应。
她精心准备了中国的对联和福字,在中国乐曲的烘托下,活动特别成功,她交到了很多朋友。
此后,社区邀请绍杰妈妈定期给妈妈们讲中文课,她开始有点为难,没有教过中文,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心里没底,但这个机会很难得,可以有机会和妈妈们多交流。
于是,她开始了定期在社区教大家中文的工作,这让她交到了新朋友,焦虑也慢慢没有了。
在美国,有很多学校有家委会、家长志愿者活动等,尤其在美国,美国人社区服务意识很强,很多家长都会参与志愿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社交场合。
平常也可以多跟中国朋友一起社交,加入一些华人社群,从别的家长那里汲取经验。如果有信仰,华人教会也是个好选择。
所以,尽可能的脱离自己的舒适圈,尽可能的走出去特别重要。
不适合的圈子不必强融
有个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写了本书,叫《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经历着一样的社交困境。
她所处的也是美国的上流圈子,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融入不进去。
难得可贵的是,她从人类学家的角度,悉心观察并思考,将这种把新成员排挤在群体外的现象解释为与某些灵长类动物,如狒狒的群体社交行为模式是一致的,也就不足为奇了,她通过这种理解方式,排解自己的焦虑。
像文中的玲玲妈妈,她到底是没有融进学校的核心家长圈,但是她在慢慢了解了这些家长圈子里的游戏是怎么一个玩法,也慢慢在调整自己的心态。
而晓文妈妈现在也看得比较云淡风轻。
“现在已经不焦虑了,看开了。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收到活动邀请的,想去就去,不想去的就不勉强自己。我是和我的家人一起过日子,不是和外人过。”
有些阶层融不进去也不必强融,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才是舒服的。
其实,多焦虑也好,少焦虑也好,生活就是如此。
初来乍到的妈妈们,确实曾经不理解这里的游戏规则,但了解之后,就要学会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为了孩子,也要为了自己,找到合适的圈子,见到有趣的朋友,才是高质量社交的第一步。
出处:棕榈大道美国高中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