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避疫的日子,美国格兰杜拉(Glendora)一家华人树上的果子变成了“小钢蹦”,一个多月“掉”2000元,令屋主始料未及又喜出望外。
李先生一家七年前从圣盖博谷华人聚居城市搬到210公路沿天使森林山脚小城格兰杜拉,后院最显目的就是两株华盖浓荫的大桑树,一株黑桑,一株白桑,每株直径都近50英寸的树荫,宛如两把巨大的伞,每年最炎热的季节在院子中撑出大片浓荫,清凉无比。
不过李先生表示,他家每年这个季节最大的喜悦和烦恼,也是这两棵树:桑树每年5月开始结果,丰收的年份果实几百磅都不止,有各种吃法,包括招待朋友,根本吃不完。大批的成熟果子只好留在树上,任它们随风摇曳,落满庭院,巨高的果糖招蜂惹虫,替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凭添不少烦恼。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年,果子比往年更多”,李先生表示,尤其是那株紫桑葚,每天树上紫色黑色一层又一层。“往年这个时候都会在家中举办好几波Party,让朋友们来摘桑葚,品新鲜桑葚,吃用桑葚做成的华福饼。”今年也早早通知朋友来摘果子,但因新冠疫情居家避疫,大家都足不出户。看着每天成熟的桑葚大把大把的掉到地上黑压压,李先生和太太倍感心疼,总不能暴殄天物,要不试一下邻居朋友有没有喜欢的?
没想到早餐桌上的一句玩笑,让李家夫妇一个月内口袋增加了2000多元。出售自家种植桑葚消息在微信群上一放,第一个小时内就来了几十份订单,第一天就供不应求。从来没有将自家农产变成商品的李家夫妇,真有点措手不及,连夜满大街去找盒子,买梯子,全家出动上树采摘,后院顿时变成了小农庄。
“从开卖桑葚,我们家就没得睡过懒觉”,李太太笑言,本来是居家避疫的日子,虽然远程在家上班,但省去平常外出,还是节省很多时间。但自从自家后院的作坊开工后,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疫情期间大多数店家都已关门,网上订购送达时间又大大延长,光是要购买装桑葚的塑料盒子和装果酱的瓶子,就已经大费周章。中途还遇到盒子和瓶子都买到断货时,“小农经济实在不容易”。
李家夫妇表示,他们琢磨南加州市面上极少看见有新鲜桑葚出售,可能是因为桑果每天的成熟严重依赖当天的温度和阳光,产量极不稳定,且桑葚皮娇肉嫩,无法长途运输。每天成熟的果子,李氏夫妇争分夺秒采摘下来,装入盒子,存进冰箱,家中车库的三个冰箱和冰柜,终于统统派上用场;入夜,李太太将每天多出的果子熬成桑葚酱,消毒、装瓶、冷却、封瓶,装饰打包。平常就喜欢艺术和手工的李太太,还特别用小方格子布和麻绳包装出果酱的农家味,“希望大家吃到的不仅是我做的果酱,还有好心情。”
李太太表示,这个季节,她的很多“客人”都相互成了朋友,大家相互谈生活、谈美食,谈园艺和花花草草,各种DIY,甚至有邻居和客人向她讨要桑树枝,说是也要回家种几株,来年乘树荫凉、吃果子。一株桑树,为大家平淡的居家避疫日子凭添许多农家乐趣。
“我家的这些桑树已近30年”,李先生说,前房主是一个法国移民老太太,从小居住在新泽西州,特别喜欢水果,最爱桑葚,这些桑树就是她90年代初种下。李先生表示,他从小生活在北京,那时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养蚕,找桑叶喂蚕成了小朋友们艰难的任务,因为那时的桑树很少。
“说不定院里满树的桑叶还可以有更多开发空间”,李先生和李太太笑言,目前桑葚果季已接近尾声,但他们也开始DIY做桑葚酒,留做圣诞节的伴手礼。一来延长桑果的使用寿命,二来增加小农经济价值,那2000多元小钢镚,希望还会继续增加。
撰文:《世界日报》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