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几个词语或者几句话就能加以概括的。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句话一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试图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力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胡锡进。
胡锡进
作为拥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胡锡进
在北京市中心一个700人的忙碌新闻编辑室里,胡锡进领导着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的宣传机器《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一些媒体学者称它为中国的福克斯新闻(Fox News)。
作为《环球时报》的主编,加上特别喜欢怼美国和特朗普政府,胡锡进在这些年脱颖而出。
胡锡进身上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这应该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胡锡进
胡锡进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喜欢托尔斯泰和马球衫。198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后进入《人民日报》的国际版。
在北京长大的胡锡进曾是战地记者。1993年到1996年期间,他以记者的身份到了波黑,目睹了波黑地区的民族冲突,并著有《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有理由相信,波黑地区的民族主义冲突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职业经历。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时米洛舍维奇(前南斯拉夫总统)从1986年开始创立的一个民族主义报纸《战斗报》,对胡锡进《环球时报》的创刊包括运营模式是有直接的启发作用的。
托尔斯泰
当时米洛舍维奇从1986年、1987年开始用这种民族主义的半官方半独立的报纸开始推销民族主义,煽动民族主义。《而环球时报》从1993年创刊到现在,一直在做着当年米洛舍维奇《战斗报》所担当的角色。不同的人对《环球时报》评价截然不同。
支持者的关键词是:爱国主义、中国的声音、正能量。理由是:面对现实的艰难与复杂,胡锡进还能坚持理想,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畏艰险地努力,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而批评者的关键词是:民族主义、煽动仇恨、造谣。理由在于:在国家改革,发展,追求民主法治和公正的时候,胡锡进和他的《环球时报》大肆宣扬民族主义,常以战狼姿态鼓吹爱国主义,这是无视诸多国内和国际实际现状的不齿做法。
米洛舍维奇
作为成功商人的胡锡进
胡锡进现任《环球时报》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如果市场是唯一的裁定者,在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巨大挑战出现市场萎缩的今天,胡锡进和他的《环球时报》无疑是今天中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
《环球时报》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和发展起来的。办报之初,《环球时报》认为:既然当时的南方报业(尤其是《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一面旗帜,《环球时报》必须要和南方报业反着来,成为另一面旗帜,而且要怎么好卖怎么来。
胡锡进早年的军队经历,使他形成了对《环球时报》所有编辑风格的独特要求:文章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要达到让不识得几个字的农民都可以看懂的程度。《环球时报》确立了讲故事的报道方式。文章用短句,甚至标题也用市井口语,并且标题一定要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
《南方周末》
《环球时报》这种标题党的做法自有其道理:一张报纸放在报摊上,过路的人从看报纸的标题到决定买不买的时间只有不到1秒,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吸引读者,通栏标题的显眼和简练是必须的,要求字数是七到九个字,八个字正合适。
需求决定市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民众了解国外的渠道非常有限。互联网的不发达和尚未完全开启的民智给了胡锡进和他的《环球时报》以广阔的沃土。
不同于某些死板教条的说教式媒体,《环球时报》的语言通俗幽默,这些原创的国际报道令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相信不少人都将《环球时报》作为自己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环球时报》
它的平民视角和远离知识分子气质的文字虽然被同行嗤之以鼻,但却因通俗易懂而获得了大量的读者群体。《环球时报》的发行量逐渐增长。
《环球时报》的世界观是可以预测的:美国希望压制中国,如今的日本和上世纪30年代那个好战的侵略者没什么不同,亚洲其他国家都是美国的走狗,俄罗斯是备受非议的伙伴,抵御着美国和北约征服世界的野心,大众民主是一场灾难。
这个概括在前些年无疑是比较恰当的,但对近十年来《环球时报》已变得并不准确,《环球时报》封面报道涉及的题材越来越宽广,日益靠近其“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的定位。
《环球时报》
在今天看来,胡锡进和他的《环球时报》无疑是世俗的和功利的。他当初的办报宗旨是有投机嫌疑的。当然,这没有贬低和攻击的意思。
胡锡进是个十分精明的商人,环球时报的产品定位就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从这一点看来,环球时报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媒体细分产品,而胡锡进从本质上与阿里巴巴的马云或者苹果的乔布斯等人一样,很好地扮演了产品精神领袖所应担负的产品影响力功能。
胡锡进和他的《环球时报》不断地改变去适应市场。然后,他成功了。《环球时报》拥有超过200万的纸质读者和3000万的在线独立访问者。
马云
作为网络红人的胡锡进
从开通微博收获千万粉丝成为微博大V,胡锡进现在在新浪微博上有1900多万粉丝(这其中当然也不乏许多黑粉)。胡锡进俨然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网络红人”。
据不少媒体推测,如今胡锡进个人的自媒体平台年收入可能高达1200万。消息一出,就引发不少创作者的艳羡。中国9亿多网民,如此之巨的流量经济,一年赚1200万其实也不算什么。那些在网上卖货的比他赚得多。
但不少人就很难理解,一个从来不产生任何利民观点的媒体,究竟是如何立足于这片土地的?既不讨论社会的公正性,又不呼吁医疗教育等民生的福利化,甚至连贪腐现象也鲜有批判,竟然混得这样风生水起!最关键的,还是他没有被删帖子或者封号。
胡锡进
我想这真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奇葩。无论是《环球时报》,还是胡锡进本人的公号,随手一翻,基本上都是三篇不离美国。如果不是写着中文,你很可能误以为这是一家美国的媒体,监督起特朗普来这么带劲。
所以,胡锡进这1200万的收入,首先得感谢美国,这世界上若是没有美国,他怕是早该失业了。客观地说,胡锡进的观点如何大可商榷,但胡锡进沟通风格中的平和态度是值得欣赏的。甚至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也从不爆粗,表现出的是长者的谦和涵养。
比起越来越多的非理性批判者,中国在人文领域确实很需要更多的像胡锡进一样的建构者。虽然网络上不乏对胡锡进批评和攻击的声音,但他从未想过去说服这些声音,“我只能用我的声音去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胡锡进
特立独行的胡锡进
有人说,胡锡进特立独行,他与他的《环球时报》已经成为宣传媒体中的特殊存在。也有人认为,胡锡进负有专项使命,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不便直说的话《环球时报》可以说,用更接地气的语气上传下达。
环球时报毕竟不是人民日报,不是党的正式的媒体,不算正式的发言人,所以你又不能把他等同于政府的立场。所以他是在两者之间,既官方又不官方。胡锡进替政府传播出了声音,是非官方的官方发言人。
从《环球时报》1993年创刊开始就代表着一个市场化的开始,更迎合底层的受众。
胡锡进
然后就市场化当中存在一些自我演变的东西,也存在一些主动创新的东西,也存在胡锡进自己个人角色、个人天赋、个人想法,他的个人的色彩很重,在引导一种宣传媒体的市场化和民族主义化得这种结果。
结果就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胡锡进现象:他扮演着越来越多的功能,从市场化的小报变成一个内外宣传的结合体。
胡锡进最大的特点是其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狂热。他曾经发表过的言论,比如“坚决迎战打出一条贸易三八线”、”中国需要短时间内把核弹头增至千枚“、”美军胆敢攻击我岛礁必遭猛烈反击“,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都是他的著名观点。
胡锡进
有评论人士指出,胡锡进在巧妙地煽动中国社会的民族主义,他可以敏锐地预测政治风向的变化。胡锡进的这些话虽然狂热,但不可当真,他完全是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
如果有不同的需要,他非常有可能会说出完全不一样的言论。胡锡进慷慨激昂的民族主义论调,也使得他可以在避开审查的情况下触碰一些敏感问题。
胡锡进是忠诚于职业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未必精深但很博大。今天他能把黑说成白,如果需要,明天就可以把白说成黑。你必须这么理解:这是职业行为。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胡锡进
复杂的中国 复杂的胡锡进
“假如我不是中国人,我一定会活得敞亮,少很多纠结。我会看中国热闹,它又大又穷又折腾又没人缘,人多得像蚂蚁。它的发展更像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挣扎,是全世界优雅人士的笑料。可惜我就是中国人,生在国家和所有国民与命运抗争的激流中,看遍成功,也看遍失败和殊死般争执。我爱、恨、心疼这个国家。”——胡锡进。
这大概是胡锡进这辈子唯一公开说过的心里话,以至于如果没特别注明,常人根本难以相信这是出自胡锡进之口。所以也常有人说,胡锡进其实是个明白人。
然而这些年,随着他逐渐掩藏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曾经一文不名的战地记者,终于一步步地成为炙手可热的时评圈第一网红。就忠于职业而言,胡锡进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一字的违背职业的话。非一般宣传从业人员所能望其项背。他的职业是宣传。
胡锡进
六十岁的胡锡进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已经十五年了,2005年上任的胡锡进是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报纸主编之一。
评价胡锡进是一件困难的事,他的面目模糊,增加了认识他的难度。
“希望促进国内的稳定,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他说。
“中国向世界阐释自己的能力不足”。他说。
“中国太大,问题太复杂”。他说。
真正复杂的不是中国,是胡锡进。
出处:头条号 @趣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