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美国等国正在酝酿就以非正版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诉中国,有消息称最早在下周美方就可能提出申诉,理由是中国涉嫌违反了世贸协议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如果有关申诉最终兑现,这将成为WTO历史上第一起针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投诉案例。据了解,日本、欧盟和加拿大也将联名提起申诉。
受困于非正版损失惨重
据媒体披露,美国计划于下周向WTO起诉中国,指责中国在打击非正版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国对非正版和假冒商品的刑事处罚力度不够,有“放任不管”的嫌疑。美国方面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知识产品的出口。根据美国方面公布的有关数据,2005年亚太地区的非正版软件给软件厂商带来了超过8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商业软件联盟预计中国的软件非正版率高达90%。
在此之前也曾传出消息,由于美日欧等国企业声称中国出售的非正版DVD、CD和假冒名牌产品令其遭受巨大损失,这些国家经过共同磋商,拟向WTO控诉中国未采取充分措施打击非正版。同时表示,日本和其他国家将作为原告方有效参与美国的起诉行动,共同指责中国违反了WTO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对中国生产的生的实际影响有限
就美国等西方国家以非正版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投诉,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该事件对中国肯定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尽管目前有不少国家都可能赞同美国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些主张,但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尤其是涉及到与中国的政治及经贸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发起过于剧烈的冲突对双方都不利。
同时,上海文化局市场处副处长陈德祥也表示,目前无论全国范围来看,政府对非正版的打击态度是明确且坚定的;上海方面,由公安经侦支队及文化管理局联合执法,对非正版的打击力度也相当之大。因此,就这一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力不会很大。
但也有专家指出,如果真的诉诸WTO并裁定中国违反了该组织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协定,中国可能会受到一些经济制裁,比如对出口方面征收高关税。
-背景新闻
中国打击非正版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中国在打击非正版侵权方面的力度一直在加大。早在2004年就决定设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并且由吴仪副总理亲自担任该工作组组长,而工作组成员也由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法制办、高院等12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在今年春季的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国共组织各类检查73282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09038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90910家,处罚违规出版物店档摊点9663个,处罚违规印刷场所1281家,取缔关闭非法出版物店档摊点8776个,取缔关闭非法印刷场所272家。
查获非正版音像制品及走私光盘2625.7万张,非正版图书585.44万册,非法教材教辅读物187.91万册,非正版计算机软件及电子出版物226.61万张。而上海今年1-10月就销毁非正版光碟570万张,破获重大到办案件数10起。
在加大自身工作力度的同时,政府也制定悬赏举报措施,发动群众参加反非正版斗争。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成功举报一条非法生产线可获奖励3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各地新闻出版部门还有金额不等的类似奖励。
但是政府部门在不断加大对非正版市场打击力度的同时也注意到,网络非正版日益猖獗。
面对这个新型的非正版温床,工商与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经营场所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市场行为。
(顾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