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富
2005,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距世界首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问世已有20 年,中国自主品牌笔记本的发展也刚好进入了第十个春秋。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头,对于中国品牌笔记本来说,随着笔记本市场的逐步兴盛和2008年奥运会的一步步走近,笔记本市场占有率和价格之间的争夺也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方面,Samsung 、HP、东芝等国际品牌在引进更多极具价格竞争力的低端产品同时,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笔记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其次,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使自身实力大增,这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我们最终要的是国际品牌“ LENOVO ”, IBM 只能以品质的方式存在, IBM 的消失标志着“ LENOVO ”独立走向国际的开始。
在笔记本的世界里,没有永久的性价比,也就没有能够一直维持价格不变的真理。在经历了2004年6999元的血战之后,2005年的笔记本市场又被3999元搅的天翻地覆,先是2月份新蓝3999元笔记本Dfree2000上市,紧接着神舟也不甘寂寞,于2个多月后推出3999元的笔记本,令任何人都没有到的是,在事隔4个月之后,新蓝竟然又推出一款超低价笔记本Drfee2999,价格仅为2999元!价格上的血拼已逼近成本,笔记本的低价战争愈演愈烈。一切似乎都在验证着鲁迅的那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笔记本要降价,正如天要下雨一样,是时之所至,大势所趋!
别埋怨,咱早买不是早享受了么?当然,许多人还是希望这本本的价格更平易近人一点。年关将至,厂商们又开始了蜂拥促销,到了明年可就是2006年了,谁也不知道明年的笔记本又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就时间上,单从心理因素考虑,2005年12月的笔记本比2006年1月的要旧很多,好像老了一岁似的!所以要买的在抢手买,要卖的也在抓紧时间卖。
相对笔记本,2005年是关键的一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同时也是矛盾日益激化、孕育生死交接的一年!透过本年度的业界调研综述,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十字路口上笔记本的未来!
综观今年的新疆笔记本市场,价格上大都有所降低,也许是大势所趋吧,各个厂商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尤其是下半年,一些笔记本性价比不是很高,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降价,通过价格来吸引人;另外一些机型性价比虽然比较高,但是只能自叹生不逢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业界称谓的新“概念”的笔记本,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正如有人说,IT世界从来不乏创新精神,众多IT产品中,笔记本是最能创造“概念”的一个:迅驰笔记本、娱乐笔记本、游戏笔记本、宽屏笔记本、双屏笔记本以及学生笔记本、女性笔记本、防盗笔记本等等,可谓层出不穷,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毫无疑问,概念笔记本给我们带来了笔记本最“酷”的一面,另类的创新意识让我们大开眼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需求是检验“概念”的惟一标准,最“酷”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如果一款笔记本电脑宣称为个性设计,那么就应该仔细审视它的个性需求在配置与设计上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到底实用性有多强。如果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攀比摆酷,就应该警惕商家的诱导。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因为要照镜子而买了镜面笔记本,也没有多少人因为要听CD,而特意买了台笔记本合起来当播放机用。当然,在概念笔记本是商家超前理念的载体,在笔记本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河中,它们有的会因迎合了大众需求心理,而成为经典;也有的会因背离了实际需求,沦落为时代小丑。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讲,概念笔记本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略微窥视笔记本发展的未来趋势。
中国生产的笔记本占据主导地位.
从2005年的整体销量来看,联想、神舟两大国有强势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销量遥遥领先国内及进口其他品牌笔记本。从CBI新疆新疆分部在对新疆笔记本市场其中11类品牌笔记本代理商及68个专卖店的调研数据显示,新疆笔记本市场截止2005年11月20日,销量已达到2.68万台。联想作为中国生产的第一大品牌,其口碑和销量自不必说,其销量占全疆总销量的23.21%,稳居第一。而神舟笔记本的销量今年可谓突飞猛进,已然突破5000台大关,占到总销量的19.42%,其中神舟乘龙S263C和承运W740T两款机型一直被消费者所看好,当属今年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品牌机型之一。
全民参战炒低价
2005年 ,价格竞争尤为激烈,笔记本身价贬值得让消费者都咋舌,对价格都几乎麻木了。如果说特点, 5999元倒是值得一提。相比 4999元的清一色中国生产的品牌, 5999元系列的笔记本则出现了众多国内国际一线大厂的身影,但仅此而已,因为这些国际一线品牌在 5999元这一价位上的产品大多只有一款,而且配置不高,卖的是品牌,决不是产品。如联想旭日 150 、戴尔 Inspiron 2200 、惠普 Pavilion ze2200 、明基 Joybook 2100E-103 以及华硕 A6500U 等。
2005 年的价格战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民参战,不论是中国生产的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清一色地推出了自己的低价产品,不同的是一线品牌保持了 5999 元底线,而二线品牌 3999 元也险象环身。 2005 年的价格战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如果没有品牌效应,大品牌做得低价产品在业街也同样波澜不惊! 说起神舟,是中国一个颇遭非议的品牌,一路在骂声中走来。不过2005年是其开始得到普遍认可的转折年。不管怎么说,在东芝、Samsung 、 LG 、富士通等国际品牌都倍感生存危机的 2005 年,神舟用它一惯的低价创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低价背后的叹息
展望笔记本发展的历程,从2003年中国生产的品牌低价崛起,到2004年国品为低价撕杀,2005年在低价和机型的性能和外观上 “别具匠心”的拼杀依旧在上演。甚至在消费群体当中,某些用户抱着对笔记本的美好渴望,认为它既可以随时进行移动影音娱乐,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游戏性能,事实上,这是不太现实的。因为移动性和性能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移动性好的笔记本,通常是那些12英寸屏幕或更小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移动性方面确实非常出色,但内部配置的低下也无疑影响了它们的性能。试问,在市场上的轻薄机型当中,有几款是具有独立显卡的?而如果想要性能出色,一颗强劲的“芯”是少不了的,大家在一些新闻里恐怕也会见识到,那些拥有恐怖性能的笔记本,其重量也是非常“恐怖”的,更不要说是电池续航能力了。
步入价格混战,虽然说05是众品牌生死攸关的一年,但也是消费者审美疲惫的一年,不断刷新的价格背后,往往多是简单的组装拷贝,产品毫无个性可言。当然,我们可以把“概念”笔记本当作是一种个性,不过,要知道,如今是追求时尚前卫的时代,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是很模糊的,他们在价格和个性的旋涡中徘徊时,就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他们的消费萌动,抓住他们最最需要方向,谁才能拥有市场和未来。所以2005年的概念笔记本就是走在了挖掘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最前沿,而低价仍然责无旁贷的充当着诱使消费者出手的“黑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