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网络宽带化和信息互动化的趋势下,随着消费者对信息需求日趋多元化、自主化及个性化,各种非PC终端产品应运而生。
以电视为信息显示中心,功能与家庭生活结合的信息家电产品一直是长虹秉持的发展方向。
现在,长虹融合最新前沿技术,在电视领域再次掀起3C电视划时代的革命——
创新一: “芯”的创举
数字电视常用的核心芯片包括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以及数字视频处理芯片,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是技术含量最高、最重要的一款芯片。
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款高清数字芯片在长虹问世。该高清数字芯片即“大规模数字会聚集成电路”项目,被列为2002年—2004年国家863科技重点支持项目,具有重大科研和战略意义。
长虹自主研发的数字会聚集成电路已经用于数字高清电视,对图像进行纠正,使之能在屏幕上准确地会聚在一起。
创新二: “网”的创举
随着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传播渠道,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
因此,如何让电视“网罗天下”,就成了通信运营商及消费电子等企业挖掘巨大利润市场的突破口,网络电视(IPTV)就这样被推上了前台。
网络电视的争夺被业界形容成“世纪网战”,其核心就是将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互联网平台及资源嫁接到电视上。目前,在这场“网权”的争夺战中,中国家电龙头企业长虹动作频频,受到广泛关注。
2005年1月,长虹与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3C领域展开从终端到渠道的全方位合作。终端层面合作主要涉及到可视电话终端解决方案及IPTV终端解决方案等。
5月,长虹又与盛大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基于对3C技术、家庭宽频互动娱乐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在各个环节进行合作,建立共同产业链战略联盟,探索制定新的家庭娱乐理念、标准、技术及业务模式。
长虹、电信、盛大,如果再加上与长虹战略合作的Microsoft,还有全球众多与长虹关系密切的SP们,不难看出长虹谋求IPTV产业链核心位置的雄心壮志。今年6月,长虹对研制成功的IPTV解决方案进行了小规模测试,受到专家好评。
创新三:“机卡分离”的创举
作为数字电视普及技术的又一阶段性标志,“机卡分离”一直被媒体、各大家电、IT厂商炒得沸沸扬扬。近日,长虹向外界发布了成熟的“机卡分离”技术。
“机卡分离”,是指将数字电视终端中的通用部分,即硬件独立出来,做成“机”,而把各地广电运营商的条件接收(CA)部分和增值服务部分做成“卡”。这样,机顶盒就具有了通用性,而卡则根据运营商和用户的不同需求定制或选用。
中国数字电视从1997年起步,历经8年发展,目前数字电视用户数与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内容,即节目源不够丰富;二是“机卡不分离”使产业链上下游难以形成良性赢利的商业模式。
“机卡分离”是消除各地电视运营平台和用户需求差异化、实现数字电视和机顶盒批量生产与销售的有效方案。
创新四:“视讯终端”的创举
长虹最新研发并规模化投产的“视际通”视讯终端,颠覆传统电视概念,真正体现了3C融合尖端科技。
一台“视际通”视讯终端兼备了通信、PC显示及TV观看及娱乐三种功能。
通信功能上,“视际通”支持PSTN语音讯,不改变传统的固定话机式通讯方式。支持可视通讯,可进行个人视频通话,政府企业远程多方会议、远程教学及医疗等。
PC显示功能上,设计有即插即用的DVI接口,随时可与您的电脑接驳,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TV观看及娱乐方面,沿袭长虹LCD产品原有特性,产品造型简洁大方、功能强大,端口丰富、OSD菜单人性化处理、内置多种游戏更令产品别具个性化特征。
“视际通”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个人视频通讯、企事业单位远程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及监控等,且操作简单,性价比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3C融合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只有基于3C融合的产品与服务才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未来3C领域的规划中,国内龙头家电企业跨越式推出“四大创新”,标志着家电企业“3C化生存”取得实质进展。另据了解,长虹最新聘请了国际一流工业设计专家高登·布鲁斯和两位中国工业设计界知名教授担任设计顾问。未来,长虹将建立感观实验室、美学创造室等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实体,进行产品外观、结构设计的原创性追求。同时,长虹还将建立全球的设计网络,结合东西文化,塑造具有长虹特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