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效仿当年扶持中国生产的彩管、玻壳企业的做法,出资帮助中国生产的彩企投建面板生产线。”11月16日举行的“Sohu.com2005中国家电高峰论坛”上,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殿甫对记者清晰表明态度,并称创维、TCL、长虹与康佳四巨头高层已达成初步意向,欲联合建造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
按照王殿甫的说法,中国彩电企业实质上只是一些做“后工序”的加工企业。因为对于构成LCD-TFT屏幕模组的前面板、背光板、背光源和基本电路等核心部件,中国9大彩电厂家均是采取全部整体买进的方式,加以进行接口、电路、电源及机壳外形模具的组装。
而这自然导致了中国生产的整机企业可控利润空间的狭小。“价格战下,有些品牌的37英寸液晶电视还卖不到一万元,但37英寸LCD面板当下的市场均价就是880美元,不亏根本不可能。”
但是,投建一条5代线所需的100亿元人民币、一条6代线所需的150亿元~200亿元人民币,乃至7代线所需更高的资金投入量,成为了横亘于每家中国生产的彩企面前、难以跨越的鸿沟。毕竟,正如王殿甫所言,“即便是CRT四巨头中发展尚属不错的创维,今年100多亿的销售额中,利润也不过只有4个亿。”
“在CRT时代,7大彩管厂、8大玻壳厂之所以能迅速启动,全面部署元器件项目,就是因为国家通过直接出资或发放银行贷款的形式帮助它们购买国外技术,组建合资企业。”王殿甫回忆称,“为创造一个完整涵盖上下游的CRT产业链,国家当时总共投入了200亿美元。但这个产业后来回报给国家的贡献额是8000亿美元!”
“对于这样的成功经验,平板时代理应予以借鉴甚至复制。”王殿甫表示,已于不久前当面建议信息产业部娄勤俭部长拿出100亿美元在国内投产几条液晶屏生产线。
“因为惟有国家、地方、企业三方同时出资,才能切实保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生产线的充足资本,推动企业从后工序向前工序发展。”王殿甫告诉记者,CRT四巨头其实是愿意联手合资建立一家液晶面板生产厂的,“但前提是国家一定要给支持、给政策、给资金。”
而让王殿甫颇感欣慰的是,据一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向其透露,电子部已将平板电视核心技术的引进作为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十一五”立项计划,上报国家。(n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