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移动CPU频现笔记本
9月11日,一位赵姓消费者在一知名论坛IT视界版发了一张《质疑XX XX9040笔记本的CPU性能缺陷!》的帖子。在帖子中,赵先生用充分的测试数据和图片证明,他一直使用的这款某知名厂商笔记本CPU性能有缺陷——1.6G的CPU在大部分时间仅相当于800MHz。很快,有多位消费者跟帖表示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随后,赵先生与这些用户取得了联系。后来的统
计发现,众多消费者在今年三四月之前购买的该款笔记本几乎都存在此问题,而且问题产品几乎覆盖了该厂商的整个系列。这让赵先生等用户相当愤怒,联合把该公司告上了法庭。
赵先生的诉讼还没有结果,另一件关于笔记本CPU质量问题的“大事件”又浮上水面。
10月13日,某知名IT专业网站(IT168)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重磅曝光:在某笔记本厂商送给他们测试的笔记本中,竟然发现某几款笔记本的移动CPU有“造假”现象!其中评测的改造封装结构的CPU竟然来自Intel自身,属于一批ODM订单的产物,是货真价实的Intel处理器产品。>>>>
厂商:改装CPU来自Intel
“Intel主动提供”,还是供货商行为?
在最早被测出CPU问题的笔记本中有来自新蓝的产品。记者联系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该人士并没有回避评测产品中既存在工程样品又有改造CPU的情况。
“当初我们提供给评测人员的机器有两种CPU,一片是工程样机,一片是经过改造的。经过我们调查,装了工程测试样品的那台笔记本是我们员工的违规的个人行为。当时送测之前我们没货,他私自从深圳赛格电子城拿了一块测试样品,自己安装了上去,然后送给了北京的媒体评测。现在我们已经把他开除了。”
而对于另外一种改造后的CPU,该负责人则声称,“在CPU方面,其他人没有这个改造能力,只有Intel可以做,是他们主动给我们的改造产品”。
事实上,新蓝在今年初曾经宣称独家获得了Intel大批量的迅驰ⅡCPU供货支持,而在当时,国内的几大主流品牌尚未得到及时供货。“四五月份时迅驰芯片十分缺货,产量不足,Intel便把给韩国最大的一家笔记本厂商订做的一批货拿给了我们。”
该公司的这一说法与IT168透露的信息也吻合。
此前IT168方面表示,他们在发现问题后与Intel的工程人员取得联系后,被告知改装CPU本是Intel为韩国某知名品牌定制的特殊产品。但是Intel公司已经针对“工程人员”之说表示了否认。
但上述新蓝负责人也承认,“直接给我们CPU的实际上是他们的渠道人员”,据称供货方是Hong Kong的一家Intel的代理商,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的公司名字。>>>>
Intel喊冤:我们改造没有意义
但是,Intel中国区公关经理刘捷对“官方改造CPU”这种说法予以坚决否认。
刘捷说,作为IT产业内最上游的厂商,公司生产的笔记本电脑CPU只会销售给品牌厂商和原始设计制造商,坚决不允许各种伪劣产品销售给客户。“我们改造没有意义,只会损害公司的品牌。”据悉,在笔记本电脑制造流程中,Intel会提供一些CPU样品供笔记本电脑原始设计制造商加工成电脑样品。这种产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又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如按键位置)来生产。
刘捷说,对于原始设计制造商用来测试的笔记本电脑CPU,公司也一再要求,不允许流入市场。这种改装CPU不排除是不法分子通过原始设计制造商渠道获得的。>>>>
多家厂商主动测试示清白
记者获悉,目前的局面也迫使不少笔记本厂商“自危”起来。方正科技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希望也能够做些评测,以检验方正笔记本中CPU是否为正品。
在被问及惠普是否存在类似问题时,惠普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刘磊连连表示“没有”。他说,惠普的芯片的确是从Intel采购来的,百分之百肯定是用的正品,惠普是Intel的大客户,全球采购处理器。“如果真有些改造产品存在的话,那也一定要Intel自己先站出来承认,我们不可能说些什么,否则就是随便猜测。”事实上,在当初IT168网站进行评测之时,除新蓝外,还发现了同仁等其他个别笔记本品牌也存在同样现象。
由于目前尚未得到相关厂商的信息反馈,尚不能断定这些品牌是否使用了改造过的IntelCPU。之前被业内举报过的“品牌嫌疑犯”中,惠普、Samsung 、微星、新蓝、同仁等都赫然在列,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家公司均对此表示否认。
记者也同时获悉,IT168网站目前已经公开发布了“全国通缉令”,号召怀疑自己笔记本存在问题的网友积极将笔记本送测。>>>>
新蓝:由自爆内幕到主动揽错
更令人吃惊的是,因卷入“Intel CPU涉嫌造假事件”而多次被媒体关注的笔记本厂商新蓝公司,近日也来了个“大反水”。新蓝发布公开声明,完全否认“改装CPU”采购自Intel公司。新蓝公司不但主动承认全部错误,并断然否认了该公司在此声明之前接受过媒体任何采访。
昨日,新蓝发表了关于送测笔记本事件的6点声明,声称新蓝主动送测的笔记本电脑为测试工程样机,所采用的CPU是测试样品,而且经查明,这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疏忽,将不合格的测试CPU装在了送测机器上。
新蓝承认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目前已经就相应的流程进行了整改,并对相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新蓝公司还声明:截至发表此声明之前,新蓝并未就此事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未对任何媒体发表任何言论。>>>>
低价笔记本遭遇不信任
由于部分低价笔记本涉嫌使用改造或工程样品CPU,这使得本来就对低价笔记本产品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更加警惕。消费者的警惕已经表现在市场上,据销售商介绍,消费者现在对低价笔记本的质量更加不信任了。
为了安抚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目前厂商和电子城都已经行动起来。身处中关村核心地带的鼎好电子城业务总监李忠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鼎好电子城也有为数不少的CPU产品专柜,但目前还没有收到消费者相关的投诉。“我们经常和工商执法大队一起巡逻,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这样做是为了规范鼎好里面的不法市场行为。”“新蓝目前没有在鼎好设专卖店,尽管其他品牌也有可能出现造假CPU的情况,但目前还没有人举报,如果我们接到举报,会马上找到厂家让他们说清楚。如果存在违法行为,我们就会让工商执法部门出面,总之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李忠晋告诉记者。
在上周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友调查中显示,“出现了此次事件,是否会影响您选择Intel处理器”的问题中,选择“是”的占据了54%左右的人数,另有28%的网友认为“个案而已,大厂品质还是信得过的”,而在另一个选项,即“用户应该如何保障自己利益”的问题上,有超过77%的人数选择了绝不低头,“诉诸法律,与Intel和笔记本厂商斗争到底”。
消费者谢小姐告诉记者:“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影响自己选择Intel产品的态度。这样著名的国际大厂商来说,实在不应该在此问题上栽跟头……”也有消费者表示,尽管此事件存在一些不良影响,但是不会影响自己购买迅驰笔记本的热情。“哪个厂商都会出现这个问题,相信Intel会有一个说法。另外,如果不买Intel的芯片,我们也没什么选择,市场早已经被它垄断了……”>>>>
谁之罪:代工厂猫腻VSIntel监管不力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处理器产品的“造假”风波责任不在Intel,更大的可能是一些代工厂商为了削减成本等目的以次充好。
但由于此次发现的问题处理器究竟来源于哪个代工厂的哪批次产品十分难于考证,此说法也未得到确凿证据支持。
记者了解到,以往Intel对于派发给代工厂商的工程样品是需要百分之百回收的,一般来说,Intel在提供工程样品之初会与代工厂或者品牌厂商签订详细的工程样品订货合同,但Intel却缺乏审查不归还样品的程序。一位业内人士称“Intel要负的责任是对下游厂商监控不力。”记者采访了联想、方正、紫光、神舟等厂商,得到的答复几近相同,联想、方正均表示“我们的产品中没有这样的问题,对于Intel是否涉嫌造假一事不便评论。”>>>>
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对于造假移动CPU事件,Intel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笔记本CPU的制造源头,如何保证自己测试CPU的回收?并且使用怎么样的手段制裁不遵守规则搅乱市场的厂商?莫非又是官官相护的表面文章?站在用户的角度,Intel又怎样对最终的消费者负责任?莫非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这和我们无关”或者“测试样品我们全部要求收回,但是没有法律或准则来约束”?如果是Intel+制造商+品牌厂商协同造假,后果太可怕了。
这样的情况和市场上低价笔记本火爆的销售势头合并起来看,我们感到彻骨的寒意,造假事件的发生应该不只和下级生产厂商有关,Intel是否一身清白,只有Intel自己清楚。>>>>
记者评论:勿以恶小而为之
纵观今年的笔记本市场,5999、4999、3999……
连续的价格比拼迫使代工厂商不断压缩成本的同时,Intel年初又供货不足,于是乎一批改造过的CPU粉墨登场。
一个是从年初号称独家获得Intel10万片迅驰Ⅱ芯片供货,之后抢在神舟之前推出的3999元笔记本,继而蓄谋推出2999元笔记本,再到不久前被业界传言欲放弃笔记本业务的本土公司。如今被曝出产品存在缺陷,为了逞一时风光,难道就不惜一切以次充好妄图瞒天过海?
另一个则是一贯注重品牌形象的国际大公司。
我们可以相信它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信誉,而从目前的事实来看,造假CPU可能与之确实没有直接瓜葛。但是对于那些笔记本里装着改装芯片的消费者来说,CPU出自Intel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该品牌的改造CPU是从韩国串货而来,还是Hong Kong的经销商另由他途获得,Intel对之都将负有一定责任———Intel对渠道的监管是否应该更严密一些?
到目前为止,承认使用改装CPU的只有一家厂商,却难保其他的品牌都一干二净,毕竟此批订制的改造芯片数量很大,光一家小品牌的量肯定吃不下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从上游到下游厂商,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对改装CPU的使用都心知肚明,却以“问题不大”为由敷衍了事,终于导致了此次事件的发生。
笔记本CPU毕竟不是菜市场的青菜,好坏一眼可鉴。如果厂商在这种事情上不能恪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商业操守,在技术上处于弱势的消费者,还能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