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钦玲
从1993年注册成立以来,北京迪生通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生通博)已经发展成为二维、三维软硬件及相关配套产品的专业供应商。迪生通博总经理李中秋表示:“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是1200万元,而今年1~7月份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1600万元。”
讲起公司做自主研发的历史,李中秋告诉记者,公司最开始是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后来发现这些产品并不神秘,并且国外厂商不愿意为中国市场特别定制产品,于是公司从1998年开始自己做研发。迪生通博完全自主开发的“动作捕捉”系统,比国外同样功能的系统价格约便宜2/3。作为中国动画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目前,迪生通博已成为能向客户提供总体方案设计、生产、设备引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业务支持及专家合作的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机构。
李中秋认为,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本土企业有两方面明显优势:一是技术后发优势,节省了技术开发初始阶段所需的大量时间和金钱,二是基础科学优势,中国基础研究功底深厚,与应用结合起来能产生巨大效益。另外,国外产品拿到中国,没有中文界面,而画画的人大都外语不好。
对于迪生通博所在的市场,一方面,李中秋认为,随着动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在多媒体教学、出版、游戏等领域中,动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未来几年这个行业将出现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个行业目前存在投资盲目现象。发展障碍呢?他认为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解决办法是把软件“硬件化”,另一方法是在线出租软件使用权。
当《第三次浪潮》等书籍流行的时候,李中秋并不太了解这些书籍传递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渐渐明白了何为“高技术与深厚感情的融合”,“所有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和技术,其设计理念无不是以人为本,动画作品、技术也是这样。比如,未来几年,无纸动画将消除动画创作的地域界限,促进这个市场的国际化。加拿大、日本、美国、法国都在开发无纸动画,迪生通博不想在这一技术研发中落后。动画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也会产生一些新技术,比如与多媒体、手机的结合。”基于此,他认为,“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