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特稿(原野编译) 甲骨文CEO拉里·艾里森表示,将Siebel成功收入囊中之后,他的收购大戏已接近尾声,眼下的任务如何对新收购的业务进行很好地整合并尽早发挥效益,而甲骨文的成败也就在于此。
9个月间连续进行了6宗收购,耗资170亿美元,估计甲骨文的胃口也差不多该满足了吧。9月12日,全球数据库软件巨头甲骨文宣布以58.5亿美元收购财务问题缠身的Siebel S
ystems (SEBL),对此业界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与收购相关的传闻早已四处传播,Siebel第一季度的财务状况一团糟,上任不足一年的CEO Mike Lawrie被迫离职。该交易将使得甲骨文在应用软件市场向欧洲巨头SAP的挑战进一步升级。
为了将仁科收编旗下,甲骨文CEO拉里森发起了长达18个月的持久战。拉里森在股东电话会议上宣布收购Siebel声明时他首次暗示,甲骨文的收购大戏即将收场。他说,"我想近期内不大可能会有新的大型并购活动"。
收购Siebel无疑将对甲骨文的产品线起到极大的补充作用,尽管甲骨文长期以来对SAP的商务应用软件市场虎视眈眈,但其80%的收入仍然来自数据库相关业务。甲骨文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非常强大,但其它应用软件甚至比不上仁科和Siebel,更别提SPA了。但是过去九个月间甲骨文的局面有了极大的改观,并购仁科之后,截至5月31日的上个财年,企业应用软件部门的收入所占的比重一下跃升至52%,达3.5亿美元,其间收购的一些小公司,比如Retek,、ProfitLogic和iFlex等进一步加固了甲骨文在零售和银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的地位,此前甲骨文与SAP在该领域的表现都不出色。
甲骨文表示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数据库与应用服务器整合在一起,单从理论上来说,整合服务将为客户节省巨额费用,现在它们必须花高价雇请专业咨询人士完成整合任务。ThinkEquity Partners分析师Peter Coleman表示,"对于已相当成熟的软件市场来说,这就意味着可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购买新软件,为客户节约整合费用的举措事实上是也甲骨文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
SAP对于甲骨文争抢客户的做法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它紧紧抓住客户对于甲骨文能否将新收购业务成功消化的顾虑及对甲骨文可能放弃对老版本软件提供支持的疑虑,加紧对客户发动攻心战。SAP发言人Tony Roddam表示,"甲骨文的战略是收买客户,而我们的出发点却是服务客户。"
据不完全统计,SAP近年来在新的客户关系管理许可销售方面超过了Siebel,成了Siebel最大的威胁。SAP正在进行一个新项目,为Siebel用户轻松转入SAP应用环境提供便利,估计该项目将赶在甲骨文之前完成。尽管客户和分析师近乎异口同声地认为Siebel软件是市场上技术最好的产品,但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喜欢投入大公司的怀抱,并且SAP还不声不响地从Siebel挖走了大量出色的销售及管理人才。
分析师指出,现在Siebel已归附甲骨文,客户追随大公司的理由当然不复存在,除非甲骨文在整合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否则要动摇甲骨文通过并购获得的4000公司客户谈何容易。然而,遍布全球的各个公司几乎都在使用企业应用软件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及客户关系,因此要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融合并非易事,费用也必将十分庞大,甲骨文被寄予了厚望。
Nucleus Research主管研究的副总裁Rebecca Wettemann表示,"Siebel以前的客户并没有选择离开的过硬理由,事实上此次合并意味着客户原来的应用环境可以与甲骨文其它软件实现更好的融合,而甲骨文的客户将可以得到更好的CRM软件。"事实上分析师早已指出,甲骨文与Siebel都非常需要对方的补充,因此人们对这宗交易丝毫不感到意外。数月以来,业界观察人士都相信这宗交易最终会发生,留下的悬念只是收购的时机和价格。Siebel的市场环境迅速恶化,缺乏大宗的订单,Siebel很难继续保持赢利,为甲骨文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假如Siebel此次不卖给甲骨文,Siebel股东酝酿在明年的股东大会上发动政变,对冲投机资金也试图介入收购大量股份。IBM和Microsoft也曾表示出过收购意向,而最终真正出价的只有甲骨文。
对甲骨文来说,其核心业务数据库软件的增长已放缓,因此早就应该加强应用软件领域的竞争能力,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收购成熟的客户群并借助公司进行产品升级的机遇赢得更多客户。甲骨文以同样的营销人员、服务支持人员和同样的研发预算却提供了更多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要消除用户的顾虑,甲骨文迎来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很短的时期内,甲骨文收购了一大堆资产,下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将不同种类内容各异的软件打造成对客户富有吸引力的包含更多内容的产品,这一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