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守 编译
据港台媒体报导,被视为MP3进阶版的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自2004年推出至今,市场接受度仍不高,近期甚至出现PMP恐将沦为功能性名词的说法,尽管台湾地区IT硬件厂商前仆后继投入PMP产品开发,不过,由于编解码规格混乱,加上消费者对PMP产品缺乏信心,恐导致PMP在短期内沦为各方人马猛打空包弹的概念产品,无法真正在
市场上普及,厂商要吃到PMP商机大饼,得先熬过这一段等待期。
目前台湾地区制造PMP的厂商包括明基(2352)、微星(2377)和大同(2371)等,外商则包括iRiver、创新科技(Creative)和Samsung 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对于制造主力放在MP3的厂商而言,PMP渐成为延伸产品线及为下一世代产品布局的重要角色。不过,截至目前各家厂商都仍在测试市场买气阶段,不仅所推出款式屈指可数,在台湾地区1年销售量还不到1万台。
部份硬件厂商坦言,PMP产品规格混乱,各家厂商自行推出的产品彼此间相容性问题大,大大削减了消费者购买意愿,至于要等到PMP规格统一,恐怕还要一段时间,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PMP产品不太可能在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的情况,甚至可能因为规格整合困难度偏高,使得PMP逐渐沦为功能性的概念名词,不过,可携式影像播放设备仍会持续在市场上现身,试探市场买气。
现阶段PMP产品叫好不叫座,除规格未统一、档案转换不便的因素外,影片内容来源不足、电池续电力不够长、价格偏高,也使得消费者裹足不前,加上替代性产品众多,未来若无法克服这些问题,PMP发展恐将陷入瓶颈。
大宇信息(1445)董事长李永进表示,由于PMP产品不支持游戏功能,对游戏厂商而言,并无加分的作用,且容易被PDA和智能手机(SamrtPhone)等产品取代,还不如SONY的掌上型游戏机PSP所诉求对象来得明显,PMP成为过渡性产品的可能性很大。
明基(2352)数字媒体事业群总经理陈其宏表示,PMP产品本身设计概念没有问题,重点在于缺乏内容(content)及对着作权的保护。陈其宏认为,消费者对于PMP产品没有信心,主要在于内容缺乏,而内容贫乏系因对数字内容版权保护观念尚未建立,像是苹果iPod产品若缺乏iTunes内容供应,市场接受度也不会如此之快。
不过,陈其宏指出,PMP产品本身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耗电问题对于其它可能替代PMP的产品同样会存在,现阶段若能以无线宽带传输方式,将数字电视内容直接录制在PMP产品上,将可暂时解决内容贫乏的问题。
微星(2377)消费性产品副总经理郑维晃则表示,由于PMP产品在影片转档上问题比复杂,对于入门使用者难度比高,适合已习惯电子产品操作接口的进阶使用者,未来发展要看消费者使用习惯、市场总量及竞争家数而定,但PMP还是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未必完全能被其它产品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