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记者何兵玉
就在联想日前透露将通过原IBM PC全球渠道销售其自有品牌PC之际,记者获悉,清华紫光刚刚获得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总计7万台PC采购中首批3万台的订单。据悉,这些PC将用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教育信息化”项目。
消息来源称,清华紫光是在击败了另一家位居国内市场前三甲的PC厂商之后,才获得了这一数目不小的订单,清华紫光台式电脑事业部的销售人员正为此奔波在乌兹别克斯坦。当记者向清华紫光台式电脑事业部求证该消息时,该部门相关人士没有否认这一说法,同时又表示,“供货协议还处在讨论细节阶段,不方便提供更多信息。”
清华紫光于2003年11月才推出自有PC品牌,迄今不足两年。在今年年初的渠道大会上,清华紫光台式电脑事业部姬浩还以“刚刚跨越生死线”形容紫光PC业务的境况。该事业部提供的数据称,其2004年的PC销量约16万台。因而此次7万台PC大单一旦全部落入清华紫光囊括中,无疑将成为其PC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关注较多的是联想收购IMB PC业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国内PC厂商通过各种途径开拓海外市场的勃勃雄心。事实上,除清华紫光以外,不止一家PC厂商在为此而努力。例如,2004年3月,5500台海尔电脑成功登陆法国市场;此后的一个月,海尔又与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签署了共计5000台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销售协议。
或迫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或处于自身扩张的需要,不少国内PC厂商高层表示,一直在关注东南亚、独联体这些新兴市场。但浪潮商用电脑事业部总经理黄刚表示,“在没有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情况下,贸然进入这些市场风险极大。”与联想那样通过资本运作一次性获得海外销售渠道的大手笔相比,像清华紫光这样,一旦获得机会,Case by case提供整体打包方案,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