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华)今后,中国的消费者将能凭借闪联的标识来辨别闪联的手机、彩电、电脑等产品了。昨天,在闪联成为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批准的行业标准之后,40多家企业推出了统一的品牌标识。不满足于国家行业标准的闪联,也将谋求海外市场的发展。
“我们这个联盟用行动向大家证明,中国的企业也是能够合作好的,每一个单独的企业是一条龙,我们合在一起更是一条巨龙。”杨元庆说,“闪联已经成为国家的标准,但我
们的理想是它将来能成为国际标准。”此话得到了TCL李东生、长城卢明等闪联诸多盟友的认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许勤表达了一个看法,中国信息产业大而不强,希望闪联标准今后能成为国际标准。
出人意料的是,来自日本的标准组织Echonet和韩国的网络家庭协会HNA也向闪联发来贺信。记者了解到,争取在亚洲市场率先取得突破,的确成为闪联标准组组长孙育宁眼下的当务之急,他将紧接着出国与两大组织谈判协商。而两年前,闪联组织成立之时,外界曾发出“中国企业的合作能走多远”的质疑。
孙育宁透露,目前,闪联芯片、模块的开发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已取得了初步成功。未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核心模块将大大降低闪联产品的开发成本,将进一步促进闪联的产业化进程。下半年将有更大量的闪联产品问世。
尽管发展迅速,但这并不意味着闪联40多家成员企业从此就可以独步天下了。事实上,海尔等发起的“e家佳”也一同被认定为国家行业标准,Intel的数字家庭计划更是忙着大拉选票,谁能最终成为国际标准,仍需由市场来投票。记者采访TCL老总李东生时获悉,该企业既是“闪联”的成员,又是“e家佳”的成员。其实像TCL这样多处布阵的情况,并非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