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准备立法取消手机国际漫游费的举动,着实让国人眼热不已,多年来,大家深信收取漫游费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欧盟喝彩之余,难免要为自己想想:中国用户尤其是北京用户的手机漫游资费能不能也改一改?
欧洲六大手机运营商上周已联合宣布,将把“批发漫游费”(即对使用其电信网络的其他运营商收取的费用)降低一半,以避免欧盟制定针对性的惩罚性法案。但欧盟暗示要推
进立法工作,一副把手机漫游费赶尽杀绝的架式。
欧盟的便民举措,没能惠及中国用户,但对国内运营商的示范效应估计还是有的。通过各种低价套餐,手机高昂的本地通话费、长途话费正逐步被削平,漫游费却多少年来岿然不动。
在运营商的收入中,漫游费肯定是利润最丰厚的一块。国际漫游因涉及到运营商间谈判的问题,要降低乃至取消都很复杂,但国内漫游费维持高价却实在说不过去。稍微懂点业内常识的人都知道,国内漫游只是一个资源占用的问题,比如说北京手机用户漫游到上海,话音资源基本是占用上海本地的,其间只有一点简单的结算成本。
国内雷打不动的手机漫游费无疑成为最后的堡垒,欧盟的姿态让这堡垒更瞅着碍眼。可喜的是,运营商的抵抗姿态起码不再像早先那样强硬。本月初,上海、成都等地的移动开始以低价套餐的形式大幅降低漫游费。目前北京移动全球通漫游时的通话费为1.3元/分钟,在北京移动即将开始的第二轮降价中,漫游费据说也是矛头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