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杨章玉
近日,又有三家企业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手机牌照,它们分别是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企业都为深圳企业,加上此前获得牌照的康佳、创维、金立、Huawei、ZTE、中天通讯、桑达、国虹、天时达、万利达、宇阳科技,深圳获牌的手机企业已达14家,居国内第一,在今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牌照中,一半以上的获牌企业落户深圳。
针对手机厂商扎堆深圳的这种现象,深圳中天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朝晖称,这缘于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他称,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手机厂商可以完成手机开模、注塑以及喷漆整个手机的生产。他认为,发达的物流和“珠三角”地区强有力的辐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手机厂商这种完善的产业链环境中生产手机可极大地降低成本,从而节省大量的资金。
据了解,深圳不只有手机制造企业,还有更多立足于手机软硬件研发的配件企业,以及专注于终端建设的渠道卖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手机配件产业链以深圳为中心广布在珠三角地区,在渠道方面,易天、中域、协亨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专业连锁卖场更确立了深圳市场的地位。正是它们与手机制造企业一起,形成了一条集采购、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把深圳军团拧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势力。
业内人士称,正是在这种手机产业链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手机已成为深圳重要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据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深圳口岸共出口手机3699万台,价值26.7亿美元,其中国生产的品牌手机出口达709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