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同宣布,“英泰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IC-MSP)”正式获得三大机构认证,IC-MSP将成为3G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随着3G脚步的临近,3G软件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有了路就必须有车在路上跑,否则路的投资就无法收回。3G就像信息高速公路一样,必须有大量的商业应用软件在上面运行,
否则3G网络就是被荒废的高速公路。而3G时代最紧缺的就是嵌入式、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人才。据了解,目前中国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仍以传统软件教育为主,嵌入式、移动商务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等方面的专业教育几乎没有。随着“三网合一”(即宽带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的融合)被写入“十一五”规划,3G牌照发放被正式提到日程上来,传统软件人才不得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危机。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懂得3G应用的人才不足万人,正受到各大通信公司、硬件设备生产商、软件提供商的争抢,与3G有关移动通信软件人才缺口未来三年内将达到50万。3G专业软件人才的严重短缺引起了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教育部和中国软件协会等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三方合力引入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英泰普润,催生了“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认证标准的出炉。
据英泰普润公司总经理夏雨峰介绍,IC-MSP围绕日益升温的3G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嵌入式、移动商务、移动增值三大方向进行课程设计,在课件研发、师资力量、考试和教育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均得到了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三大机构的指导、支持和监督,培养社会急需的初、中、高级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全面满足市场需要。英泰移动通信学院将按统一的标准对学员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英泰普润、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颁发的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证书。此外,为了适应市场对大量软件初级人才和手机故障诊断维修人员的需要,英泰移动通信学院(IMTI)还面向中职中专学生推出手持移动终端诊断及维修工程师(IC-MMP)课程,该课程同样得到了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的联合认证。
教育部常务副部长袁贵仁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他表示,IC-MSP以就业为导向,挖掘移动通信行业最新的市场需求,并且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符合国家当前关于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对于企业办学、民办教育都有借鉴作用,对于解决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马忠林介绍说,移动通信软件人才是通信行业的紧缺人才,已经成为政府重点培养的人才种类之一。作为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软件教育的惟一合作伙伴,英泰移动通信学院(IMTI)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的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培训项目,以实用化为目标,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化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服务体系,将为其他类似培训项目起到行业表率作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表示,IC-MSP以就业为导向,挖掘移动通信行业最新的市场需求,并且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符合国家当前关于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对于企业办学、民办教育都有借鉴作用,对于解决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如果袁不来,就用这段)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胡昆山教授认为,将政府的监督管理、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和英泰普润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对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进行联合认证,有利于尽快确立移动通信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测评标准,为社会培养、评价、推荐大量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