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网友【老编】 2006-12-04 21:25:36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刘多(中)、标准体制研究所总工续合元(右)、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做客新浪

3月24日上午10点30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三位电信专家: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刘多、标准体制研究所总工续合元、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做客新浪谈当前NGN热点。

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6全球NGN高峰论坛”于3月28日~30日召开。与会同期还将举办“全球NGN技术标准与技术发展最新进展报告会”和“全球NGN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示会”。

嘉宾简介:

刘多,现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网络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工作组副主席,中日韩NGN工作组执行主席,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2年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长期从事业务和网络方面相关技术的研究,多次参加ITU-T会议。主要组织主持了中国智能网业务、NGN业务、NGN的网络框架体系、NGN的管制政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并积极组织和参加制定了网间互联互通、计费、码号资源规划、软交换系列等标准。

目前正在研究的领域是固定移动网络融合、NGN相关课题、不同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码号资源的规划等。

续合元,现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标准体制研究所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标准协会网络交换组信令与协议工作组的组长,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参加ITU-T SG11、SSG和3GPP的会议,担任电信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9年获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

1989年---2003年,历任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工程师、总工。

陈育平,现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研修生。主要负责中国通信市场的策划、调查、研究与咨询,策划和举办各种通信政策、通信业务、通信市场与通信技术研讨会等工作。

精彩观点摘要:

·NGN和3G的区别在于,3G可能是非常现实或者是眼前的一个目标,但是NGN应该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性的东西,它强调的更多是远景

·谈到三网融合,就是包括电信网络,计算机网(也有人把现在的互联网认为和计算机网是一个东西),还有有线电视网络。从目前来看,前面的两个网络已经实现融合了,我们现在讨论的三网融合更多是前面两个已经融合的网络和后面的广播电视网络的关系问题。

·现在谈的三网融合更多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指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和广播电视总局他们之间在提供三网融合的业务方面,业务管制,网络的划分上等等这方面的问题。

·好象现在一提三网融合就是谁吃掉谁的问题,我觉得不是这个概念。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技术上讲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例如广播电视网是单向传输,如果要做到像电信网那样的的双向传输可以互动,确实还有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李进良说的“推行统一制式的中国3G标准”,我觉得李教授描述的是理想状态,如果中国没有现有的网络,完全是一个空白,那完全可以建设一个统一的网络。但是我们有现有的网络的情况要考虑一些现实的情况,有的网络很容易过渡到3G网络,同时很好把现有业务移植进去的话,也是一种策略。我觉得不同的制式只是制式不同,提供的业务是相同的。

以下为聊天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由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6年全球NGN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今天上午非常荣幸请到三位专家作客新浪聊天室,他们分别是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刘多、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以及标准体制研究所总工续合元。

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刘多

刘多: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新浪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NGN的问题。

主持人:两个月来ADSL的新闻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包括技术升级,这也是NGN离大家比较近的体现,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请教几位专家一个问题,目前运营商在NGN方面有什么进展。

刘多:接入是NGN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NGN分很多层面,横向的有接入,纵向可能分承载、控制、应用。当然,像中国电信,我想他们的ADSL的升级工作也是为下一代网络打下基础,下一代网络可能是一个综合的业务,如果没有接入的拓展或者带宽的升级,很多的大带宽或者视频业务就享受不到,所以我想这是NGN网络演进中的一部分。

主持人:NGN能够我们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刘多:首先看到的是给用户带来的一些服务,例如视频、多媒体这些业务。

主持人: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带宽的提升。

刘多:带宽的提升也是为了提供视频的业务。

主持人:目前中国NGN的标准制定有什么进展呢?

续合元:因为NGN的范围非常广,另外NGN和3G的区别在于,3G可能是非常现实或者是眼前的一个目标,但是NGN应该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性的东西,它强调的更多是远景,NGN将来承载高带宽是一个特点,另外一个方面,站在整个运营商的角度,我们现有的交换网向下一代演进也是其中一部分。目前中国为国际电信联盟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提了很多文稿,做了很多标准,就是向下一代网演进的基础。

中国也做了很多保证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的工作。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大家认为不能保证服务质量了,那么下一代的网络是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所以中国也制定了这方面的标准。当然,中国也做了一些下一代网络承载技术的标准研究。内容还有很多,主要的是包含这些内容。

陈育平:这里面有一个需要说明,现在的网络主要以话音网和数据为主的,像视频都是因为有了这些业务之后,大家提出来,我们需要把现在这个网络演进到下一代网络当中去,使它更轻松,更使这些业务更开放,所以,在未来大家能够享受到的、能够感觉到的是要比现在的话音业务或者数据业务更广泛的业务,包括视频业务、流媒体业务等许多的高速宽带业务。所以,我们提出要演进到下一代。

刘多:一方面是需求角度,一方面是网络演进角度,关于标准,是处在一个研究过程当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国内软交换的标准都已经完成了,但是国际上现在有几种方式可以提供流媒体业务比如IMS,还处在研究过程当中,但是从内容结构来讲国际上已经比较稳定了,后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流媒体像国内研究比较热的IPTV等等。

主持人:去年开始IMS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几位这样看待这样的技术,它是不是横跨3G和NGN的技术。

刘多:IMS确实像你说的应该说是一个网络融合的技术,它是一个控制层面的技术,它应该是能够容纳各种接入方式,包括固定的、移动的。从业务角度来说,有一个开放的接口可以接入相关的业务。它首先是从移动开始的,大家在研究NGN的过程中发现它是比较好的机制,可以为固定用户实现IP多媒体业务,现在如何向客户提供业务,IMS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我想续总可能有比较深的理解。

续合元:刚才谈到整个移动和NGN的关系的时候,IMS可能是能够把移动当中3G技术和固定技术结合的非常好的技术。但是,从中国来看,IMS技术应用我个人认为可能更多是解决宽带用户,包括有线宽带用户和无线宽带用户的融合。我们的PSTN用户可能还要靠其他技术解决。但是欧美有些国家可能希望用统一的IMS架构来解决,包括窄带的用户、宽带的用户,所以这个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电信研究院在国际标准上做很多工作也是为了体现中国的特点。

谈到FMC,这个名词原来谈的是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这也是运营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的做法。目前来看,固网运营商受到移动业务的冲击,所以想利用这种技术来解决整个业务增长的问题。

涉及到FMC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整个管理、从业务,将来运营支撑上都可能能够用到FMC技术。但是从中国长远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IMS在解决宽带有线用户、无线用户的时候,把这些用户在一张网络上提供业务,对于运营商在未来就不需要再建设一个移动网、固定网,只用一个网络提供,所以对运营商的长远利益来说是好处的,我个人觉得FMC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主持人:从目前来看,3G和NGN哪个对于运营商来讲更为迫切?

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

陈育平:应该说都很迫切,一个是现实的,现在固定网向移动网过渡,大家都提出全业务运营商的概念,3G作为一些只有固定而没有移动业务的情况下,运营商希望能拿到这个牌照,能够进入移动领域开展业务,对于NGN来说,因为NGN是一个包括范围非常广的,包括了固定、包括了移动、包括了数据网等其他各种各样的网络的比较宽泛的概念。现在大家的需求已经体现出来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现在这个网络向NGN的网络推进,向下一代网络推进,这是一个逐步改造和逐步完善的过程。3G同样也包括在NGN范畴之内,实际上NGN涵盖面非常广,所以电信研究院每年开一次会议,专门讨论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花三天的时间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讨论解决方案以及技术演进趋势、网络演进方向,包括从政策上、从技术上、标准上,各个层面的业务上讨论可行性和必须性,以及演进的一些步骤。所以,一个是眼前,一个是长远的,都需要考虑。

特别是NGN的大方向,从国家的角度,从全世界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趋势,而且每年不断都有新的内容出来,所以大家都需要讨论,需要去认识,有些东西可能今年是这个特点,明年又换了另外的特点,所以需要有一个不断讨论的过程。

刘多:我非常同意陈主任的说法,现在大家关心3G主要还是牌照的问题,但是NGN是一个网络的演进,其实是不断进行过程当中的,只不过有时候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比如软交换替代现在的PSTN。现在对于运营商最为迫切的话,这两个都比较迫切,从市场角度来讲可能3G,因为它可以提供一些移动的话音业务,所以大家现在更关心3G牌照的发放,但是NGN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也是一个比较持续性的话题,从而把移动和固定融合在这个网络当中。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NGN高峰论坛,请陈老师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人员规模层次。

陈育平:这个会议我们连续办了三届,从2004年开始,每一届都有一个新的讨论主题,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转型,包括业务上的转型,那么在转型时期如何来向下一代NGN网络演进,所以我们今年定的是转型时期的NGN战略,在这个命题里大家都非常关注,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从业务层面上来说,从解决方案层面来说,从国家的政策以及各个运营商的运营策略方面都有涉及和讨论。

虽然我们第一天专门围绕着技术标准进行大量的讨论,希望能够从这些讨论中,大家更明确我们的NGN网络下一代技术怎么演进的,目前的标准情况怎么样,中国在做哪些工作,在进行哪些开发研究,特别是研究院最近几年做了哪些事情,特别是去年到今年做了哪些事情给大家汇报一下。

第二天,从政府的层面,从大的运营商层面讨论一些国家层面,究竟NGN的战略是什么,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们如何推进。

第三天,就是一些国内运营商这些方面的具体讨论,方向应该怎么来走,运营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他们是怎么做的,包括在未来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我们怎么选定,研究院是怎么看的,运营商是怎么看的,设备是怎么看的,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我们都会在这三天详细地讨论,这样给大家提出一个方向,未来NGN的发展是什么样的,现阶段是什么样、下阶段是什么样,长远是什么样的,我们会把一些国际上的趋势、国内的动向,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在这个会议上广泛的交流。

从人数上来说,现在注册人数已经突破1000人,这也说明大家非常关注会议上讨论的各个问题。从领导来说,29号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将参加,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科技司的闻库司长以及相关部委的领导都会出席,包括通信标准化协会的朱高峰理事长,还有通信企业协会的理事长宋直元也会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都会参加会议。也可以说明国家层面也非常关注这个会议,也希望通过这个会议推进中国NGN的发展和工作的进展。

主持人:中国的力量,我们的本土厂商目前在NGN里面他们有什么样的话语权?

陈育平:我们特别看好Huawei、ZTE,他们在这方面从标准上、技术开发商、产品开发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在这上面他们怎么做的,在这次会上他们也会介绍,Huawei、ZTE全国来说是通信领域的领头羊了,所以这次会议上我们邀请了ZTE、Huawei的专家介绍他们的想法和研究,这次会议是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也许某一个公司某一个人的讲话,他的观点可能会把NGN的研究、开发引到更新的层次,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交流使全国NGN产业的发展进入更新的高度和更新的水平。

刘多:我想可能不仅仅是国内厂家,我们电信研究院连续举办了三年的NGN高峰论坛就是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营造这样一种气氛,使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政府大家共同交流,集思广益,这样使运营商的转型成为综合信息提供商包括设备厂家他们提供的一些技术方案,他们的一些设想,以及他们产品的相关介绍,无论是对他们开拓国内市场还是开拓过于市场都有很大帮助。

主持人目前我们在国内的NGN改造上有没有比较大的困难?

刘多:我觉得只要是涉及到网络的演进,如果大家要成为一代,确实是要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前面都提到,其实NGN不像3G一样,发一张牌照,它的演进像ADSL进行一些更新、进行扩容,都是在循序渐进过程当中,如果要达到NGN网络提供的能力和服务确实要做很多的改造包括从接入、传送、承载一直到上面的业务层等等都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造。

主持人:具体来说,比如IPV6的实施,首先有些西方媒体对我们去年12月的CNB招标非常惊讶,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招标上没有想到能够敞开大门,另外IPV6可能有一些国际上认同的难度。

刘多:IPV6问题是NGN当中比较小的问题,IPV6只是说现在的一种方式,CNGI也是国家统领的项目,希望IPV6在中国实施,从而解决中国以IPV4地址资源紧缺的问题,IPV6的招标我不是很清楚,我想可能和目前我们有些设备的情况有关系,我想可能我们在做一些实验的话确实也要考虑到国内和国外,同时也要考虑相互的互通,其实国内一些厂家的设备已经具备了IPV6的功能,而且很多是双站的。

主持人:网络改造依然是非常热的话题,三网融合今年特别热,电信业十一五规划里面也写到三网融合,几位怎样看待NGN在其中的作用?

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标准体制研究所总工续合元

续合元:谈到三网融合,包括原有的电信网络,有的人叫做计算机网,也有人把现在的互联网认为和计算王网是一个东西,还有人认为现在的有线电视网络,从目前来看,前面的两个网络已经实现融合了,我们现在讨论的三网融合更多是前面两个已经融合的网络和后面的广播电视网络的关系问题。从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互联网技术,或者分组承载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技术上解决了融合问题,现在谈的三网融合更多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当然技术也需要研究,我们电信研究院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也在研究将来采用一种更好的技术,当然将来也可以规划到NGN的发展范畴内,规划一种非常好的技术在将来能够提供更好的三网融合的一种网络技术,目前来看更多的是一种管理体制的问题,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和广播电视总局他们之间在提供三网融合的业务方面,业务管制,网络的划分上等等这方面的问题。

刘多:三网融合的含义是什么,大家理解是不一样的。我理解的融合并不是说把三张网融合到一张网,而是这三张网在同一时间会共同发展,他们发展的目标各个网都可以提供三网的服务,我理解这个融合还是能够提供统一的服务。你说到和NGN的关系,我其实NGN是提供这样一种技术,里面既包括现有的电信网业务,也可以提供internet的业务。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技术上讲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例如广播电视网是单向传输,如果做到电信网的双向传输可以互动,确实还有有很多工作要做。

陈育平:“十一五”规划里面已经说了,将来要推进中国三网融合,但是我们理解或者说我个人理解这种融合,不是说这个网吃掉那个网,那个网把那个网并掉了,我理解不是这样的概念,将来演进到NGN以后,可以传输各种各样的信号,包括电视信号、视频信号、流媒体信号、电话信号和数据信号。好象现在一提三网融合就是谁吃掉谁的问题,我觉得不是这个概念。由于现在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能够承载越来越多的业务,是从这样的概念出发的。我们现在希望能够打破行业间的封锁或者是限制,刚才续总也说了主要不是技术问题,更多是管制上的问题,因为已经写在“十一五”规划上了,我觉得三网或者说业务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只不过我们在管理上如何来改进。

主持人:我记得上次采访李进良老师的时候他提出在全国建一张TD网能促进三网融合,当时很震撼。

刘多:我觉得不好评论,因为他的出发点不是特别清楚。

续合元:谈到TD的话,我认为只是3G当中的一种技术,谈到3G的话,从我们研究技术来讲,网络包括核心网络和接入网,TD只是3G接入网中采用的一种技术,3G有WCDMA、CDMA2000,它只是一种传输技术,可以传输各种信号,但是如果将来实现三网融合为目标,可能和目前不是特别对称。

主持人:我给大家读一下李老师当时那段话,他说如果推行统一制式的中国3G标准,就会充分发挥我们自主技术的优势,顺应移动网与互联网结合的技术发展潮流,建立高效的信息网。当时另外一位嘉宾也提出搞任何一个政策都要搞三个不同的层面。他认为有这么一个好处,中国启动3G最大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3G制式可以做的很便宜,不是一个手机而是一个信息终端,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一个电脑一样的手机,农村学校都可以上网,都可以获得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

刘多:我没有和这位教授当面探讨过,我觉得李教授描述的是理想状态,如果中国没有现有的网络,完全是一个空白,那完全可以建设一个统一的网络。但是我们有现有的网络的情况要考虑一些现实的情况,有的网络很容易过渡到3G网络,同时很好把现有业务移植进去的话,也是一种策略。我觉得不同的制式只是制式不同,提供的业务是相同的,三网可以独立发展但是最后可能给用户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给客户带来的服务来讲是没有什么影响。

陈育平: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好回答。但是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从国家角度来说并不限制某一种技术发展,或者限制某一种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而是说哪个技术在哪个网络间适用,从中国政府来说并没有限制。以前一直有一个表态,就是说三种网络的选择都是根据各个运营商的现状来进行选择的。当然作为中国来说,中国政府肯定是会支持民族产业的技术也就是TDSCDMA,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做的,但是正像刘所长和续总所说,任何一种技术都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至于选用哪种技术是由市场决定、运营商决定,也许政府会有引导性,不能说只能限定一种技术不许其他技术使用,我觉得可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主持人:几位老师觉得今天还有哪些话题没有谈到。

陈育平:我们第一希望网友关注我们这次的2006年NGN全球峰会的活动,也希望大家去参加、去讨论,去交流,这样使我们的会可能更多一些内容,更多一些观点的表露,使得这个会议更能成为一个业界大家所关注的会议,因为这上面讨论的问题可能会很多很多,我们希望网友能够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多发表一些意见和建议,把我们国内的会议做得更好,做成一个在国内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会议。

刘多:今天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回答网友问题,没有关系,大家不用遗憾,因为在我们峰会最后一天我们还有一个圆桌的精英论坛,在论坛的时候电信研究院的贾总工会主持论坛,会回答现场一些相关人员的提问,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去关注。

网友:NGN话题真的是比较高端,感觉离大众太远。

刘多:大家说的比较远,觉得它是一种技术,是一个网络,大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说到NGN的服务就是贴近用户、贴近消费者的,比如我们现在拿手机只是打一个电话,尤其是固定网络,如果以后的网络真的升级到NGN网络,那我们的终端是一个智能的终端,那么NGN提供的服务是面向所有的用户。

陈育平:大家看得见的是这个网络提供的最终业务,实际上NGN所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些业务做支撑、做技术的支撑,使得大家真正用上这些业务。不然的话,我们现在还是打话音电话,传一些email,但是真正要看一些视频,都是演进到NGN网络所做许许多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看到的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业务,而离我们稍微远一些的是运营商、设备商、政府、研究院的专家在做一些背后的大量的支撑工作。

续合元:我举一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对于用户使用了NGN会有什么改变呢?现在每个用户有手机,有固定电话,有email地址,我们有自己的msn号码、qq号码,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用户来讲,信息量太多了,说的更宽的话,我们有自己的银行帐号,有其他的号码,信息量太多了,这些东西有时候太难记忆,特别是对于对方你要把那么多号码别人,别人很难一下都记下来。将来NGN有一个服务,当然NGN的范围非常宽泛,但是对于客户一个比较好的服务是将来可能只有一个号码或者是对于用户的一个标识,别人和你通信的时候不用记这么多号码或者标识了。

主持人:涉及到一些名词wimax是不是NGN技术呢。

刘多:从接入到传送到承载,比如NGI也是一个技术,比如IMS也是一个技术,API,相应的第三方开放的接口,比如说资源容纳子系统,确实里面涉及的技术比较多。

主持人:最近有一个传闻说中关村将由wimax进行全网覆盖,不知道几位觉得wimax在中国有没有发展呢?

刘多:其实我们研究院也一直在进行方面的研究,从它的接入速度和带宽来讲,对用户来说是可以给用户带来一些很好的服务。从我们的想法来说,wimax和3G应该是一个互补的关系,wimax只是一种接入技术,可能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

网友:今年的三网融合上会不会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刘多:这个属于政策性很强的课题。

续合元:三网融合属于“十一五”的规划,今年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刘多:一般第一年都是做一些具体的基础工作,或者政策性的基础,比如IPTV也是比较典型的应用,几个大运营商也都开了不同的试点,所以现在用户应该可以体验到了。

续合元:IPTV就是广电和传统电信部门的合作,广电提供内容、电信提供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业务。

陈育平:实际上三网融合在若干年前已经开始尝试在做,比如说刚才说的IPTV,移动电视都已经在做了,只不过由于政策上的问题,管制的问题,没有大量的做,但是这次“十一五”规划提出从政策走向实施,今年是政策上解决的第一年,实际上以前大家在技术上、在试点上的尝试已经在做了,只不过今年国家层面上介入了。

主持人:访谈最后请各位预测一下3G的牌照。

刘多:这个可能不是我们来说的,我们信息产业部的部长在合适的时机都已经说到了,同时也说到3G牌照的发放基本成熟,我觉得信息产业部的领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主持人:我们作为业内人士,包括各种投资银行还有分析机构,可能大家更愿意听到一个比较明晰的,到底是几月份或者什么事件之后牌照能够发放出来,希望几位提出这方面的信息或者自己的判断。

陈育平:现在是年年在提,年年在做预测,但是我一直在说,最后的决策一定是信息产业部,国家做发布。我们只是做一些研究,谈一些看法,但是真的说什么时候发牌,我们都不知道,这不是研究院范畴之内所能管得了的事情,这是必须由政府管理部门宣布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观点,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21:25:36  回复

回复/评论:专家刘多等:NGN与3G都是运营商的下一目标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2.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3.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4.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5.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6.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7.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8.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9.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10.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11.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12.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13.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14.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15.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16.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17.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18.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19.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20.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21.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22.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23.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24.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25.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26.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27.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28.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29.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30.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31.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32.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33.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34.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35.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36.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7.73.197, 2025-04-30 13:04:36

Processed in 0.0494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