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路
中国的互联网究竟有没有根植于本地制造业基础的模式,现在是给出一个答案的时候了。
国内投资者终于能够分享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高速成长了,被喻为“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的网盛科技(002095)将于2006年12月4日开始申购,主承销商是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据其披露的招股意向书,本次拟公开发行1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
网盛科技注册资本4500万元、总股本4500万股,截至今年6月,总资产1.485亿元,每股净资产2.33元。2006年1月至6月,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214.435万元,净利润1399.65万元。
网盛科技以经营所属的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医药网等行业类专业网站为主,为化工、纺织等行业类企业提供互联网商务服务。它定位在行业类专业网站,和Alibaba、慧聪网等行业类综合网站相比,它的特点就是专注于特有的行业领域。
2004年,本刊记者曾遍访浙江行业网站企业,网盛科技的创始人孙德良亦曾与记者进行了长谈。其当时所言的商业模式和现在招股意向书中所言并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会员+广告”。当时的数据,中国化工网的每个会员需要交纳第一年12000元的会费和此后每年6000元的更新资料和维护费用,尽管会费如此高昂,仍保持有90%以上的续费率;而网络广告收入亦非常可观,这在当时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后的复苏阶段,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商业模式。
幸运的是,孙德良把根据地选在了浙江。化工是浙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浙江化工产品很大的比重在出口。在美国,化工企业一般都很大,但数量只有2000多家;而在中国,化工类企业达到了5、6万家,一般的化工企业起码也有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有了这个基础,会员费变得微不足道了。
孙德良把他的商业帝国根基归结在了“五高”上:化工行业起点与利润高、出口比例高、领导人整体素质高、浙江在全国化工领域的地位高、中国的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数目高。而中国化工网就是在这个行业中,搭了一个专业媒体的平台。
切这块大蛋糕时,孙德良并没有什么都做。他选取了精细化工做缺口,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暴利行业里面,找准一个地方撕开缺口,并且采取成本最省的方式。“中国化工网从第一天就开始收费,因为客户是有回报的”,这种浙江人的典型生意方式使孙德良终于迎来了上市这一天。
虽然以孙德良为代表的行业类专业网站活得都不错,其中包括依托浙江金华的中国服务网、依托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全球纺织网和位于嘉兴、有政府背景的依托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金蚕网”,但相比于所谓的主流互联网模式,例如门户、无线、网游而言,这些网站都是沉默的隐形冠军,极少受媒体和资本的关注,投资者也很难分享其收益和成长。
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而言,最缺乏的恰恰是技术和人才。网盛科技的招股意向书显示,其募资所投向的项目需1.875亿元资金。这些项目包括化工专业搜索信息服务平台、化工专业信息平台升级、私有交易平台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PEP&SRM)、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等,都是属于技术平台的构建。虽然依托了产业集群最发达的浙江,但如何创造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网络应用模式,将成为其重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会员+广告”模式如何扩展到交易环节也成为一个发展中的问题。以Alibaba为例,在专业性方面显然无法与这些行业类专业网站相比,但其创造了“中国供应商”、“诚信通”、“Alipay”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并且具备吸纳顶尖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整合能力,此外也在打造ERP这样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物流等诸多平台,其规模效益势必会吸纳更多的行业客户在其平台上产生交易行为。网盛科技招股意向书中也指出,与Alibaba等行业类综合网站相比,虽然目前是一种错位竞争的格局,但如果行业类综合网站改变经营策略,则有可能与公司目前的业务形成正面、直接的竞争。
无论如何,资本之门已经打开,行业类专业网站将迎来第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浙江乃至中国的网络经济将获得一个根植于本地制造业的、而非外来引进的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