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 Web2.0的概念是多么灿烂辉煌,它不仅仅是SNS、Blog、RSS等软件的繁荣昌盛,被投资商看成是形成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规则的契机,更被视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服务于客户的经营态度,是一场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诚然,Web2.0满足了受众细分的市场需要,提供了较之传统HTML格式网页模式更强的联系性、工具性和更丰富的内容,开创了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协作等内容创作模式……但繁荣的背后也潜伏着种种危机,而这其中,过份的关注和投资激起的泡沫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博客,BBS无所不在,但盈利束手无策
现在打开任何一个门户网站的首页,都能找到博客和BBS,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企业网站、政府网站,甚至手机网站都竞相开展博客和BBS业务,正如“媒介军师”
喻国明 教授所言,这颇有全民DIY来生产内容的架势,整个互联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言论自由等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丰富并不等于流量,不等于忠诚度、美誉度,不等于商业利润!目前基于博客、BBS、维基百科、RSS等的盈利模式屈指可数,无非是精确广告、竞价排名、窄告等各种广告样式,期冀从习惯了免费网页的网民荷包中掏钱是注定会无果而终的!虽然这些精确广告对于厂商来说性价比很高,使自己每一分钱都用到了潜在消费者身上,避免了广告费的浪费,但对于网站来说却少了要价的资本,形成了沉重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现在僧多粥少的广告市场局面更是加剧了市场的“微利化”,众多新网站、小网站仅仅依靠Web2.0模式经营,一时间缺乏知名度和高质量的内容源,生存的困境将越发凸显出来,它们不仅仅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和人才,更没有融资发展的吸引力,其前景非常不乐观;而比较资深的大网站往往依靠多元的经营和丰富的内容源支撑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以孕育更强有力的Web2.0模式业务,以期形成强大的网络社区来支持其人脉,增加其流量,起到与传统业务相辅相成的战略目的。两类媒体之间差别迥异,各自前景明眼人一看便知。但互联网泡沫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其破灭也要加以时日,不会像沪深两市崩盘那样一泻千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浪淘沙之后将是“始见黄金”的可喜局面。
视频网站泡沫已经开始破灭
谷歌下半年宣布将以价值16亿5000万美元的股票,收购互联网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该交易被业内人士普遍视为一项防守型交易,也是谷歌成立8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谷歌将由此为公司提供了打造一个全新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机会,并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众所周知,视频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媒介,尤其是YouTube这样的Web2.0性质的媒介能够有效地创造内容,吸引网民注意力,再辅以google的强大搜索能力定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形成强强联合的增效机制。虽然国内业界效法美国已经成为长久不变的行为准则,但此番收购案却并未引起国内业界的积极回应,更没能挽回视频网站神话纷纷泡沫破灭的颓势——虽然视频类网站一度被认为是WEB2.0最巨发展潜力的应用之一,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国内视频网站从几家发展到了一百五十家以上,呈现出一派春色满园的景象。但其近半年来却悄然进入了严冬,仅有几家得到风险投资或使尽浑身解数来改革盈利模式才获得一线生机,大部分都不约而同地面临折戟沉沙的命运——先有九月初,国内视频类网站的领军企业新传国际率先裁员数十人,后有WEB2.0领军企业的千橡集团频频宣布裁员,其主要裁员对象是宽频部门,裁员达一百五人之多,而千橡老总陈一舟更是坦言视频领域泡沫过大,此举是为了控制成本和规避风险。春江水暖鸭先知,他的话昭示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泡沫已经不是什么事件可以轻易掩盖的了。由此更映射出的Web2.0模式业务的大幅缩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导趋势,由于中国市场机制尚不够成熟,其间将决不乏变数和血雨腥风的竞争,但唯一亘古不变的将如那句俗话所言; “笑到最后的笑的最好”。在我看来,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只有财力、资源雄厚的强者才能驾驭的烈马,平庸之辈看来只能被其摔下马来。
竞争与创新引领行业向前进
如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泡沫泛起有很多原因,如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利,一味追随美国模式等等。扫除这些泡沫要求各家媒体必须对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仅真正重视“内容为王”的竞争本质,以内容为核心,以服务网民为宗旨展开竞争,优胜劣汰;更要发挥Web2.0模式的互动优势,推陈出新地投放新产品,发掘新盈利模式,将Web2.0的优势真正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以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互联网行业情况的自己的路。
依我拙见,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发挥作用清理业内的泡沫,Web2.0无疑将成为强者之间角逐业界内生存和发展的神兵利器,基于Web2.0的竞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将带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民参与和享受的最大化,有理由相信一个更美好的互联网正走向中国的万千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