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手机电视的话题炙手可热。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紧锣密鼓地走近,手机电视就像奥运场馆建设一样,成为牵引百姓关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奥运配套项目工程”。
在本土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或许是“一生仅此一次”的大事,谁都不想错过。有小道消息说,2008年奥运全国放假十五天,着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总不能啥事都不做,只是坐在电视前看奥运直播吧。及时到来的手机电视却能让你处理商务和观看奥运两不误。
有三个因素成为手机电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关键。一是中产阶层人数的剧增,为手机电视的普及培育了市场基础。二是3G手机的到来,为手机电视攻克了技术瓶颈。三是北京奥运的临近,催化了中国手机电视普及的提前到来。
相对于作为手持通讯终端的普通手机而言,既是通讯终端又是移动电视媒体终端的手机电视,其使用成本必定高过普通手机。购机成本和内容订制不是免费午餐。但是手机电视已经在社会精英阶层深入人心了。其实,ChinaMobile和联通已有70个频道实现手机电视播放,并已有150万的实际手机电视用户。而北京奥运成为极大地促进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据有关预测,到2008年,我手机电视产业规模将超过60亿人民币,相当于1亿2千户有线电视用户年营销总额的1/2。在美日韩,手机电视已经十分流行,韩国已形成了手机电视从生产制造到节目内容发行的完整产业链。
手机电视之所以生命旺盛,就在于其电视功能依附在移动手机上。虽然手机电视在中国还是一个前沿产业,但技术层面已“不存在任何问题”。中国已有深圳的“互联天下”等几家通讯研发机构研制出了支持GPRS的手机电视产品。3G手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手机终端内容大部分来自移动运营商的定制,这将有效解决手机电视的终端问题。
但是并非手机电视就可以在中国畅行无阻了。目前瓶颈就在广电总局和ChinaMobile的相关体制上。手机作为手持移动终端,一定要有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入网证;而电视运营商也要取得广电总局的牌照。如果两个部门在推动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携手合作,手机电视的蓬勃发展无疑将遭受“西伯利亚”寒流,而一旦错失北京奥运的催生的饱满的市场良机,手机电视产业在中国形成规模或许就要往后顺延三五年。虽然目前手机电视在中国已有150万实际用户,但收看到的节目内容十分有限,内容提供仅仅限于移动和联通的流媒体技术。
虽然不时传出广电总局系统和移动方面的有限互动消息,但利益分配可能成为两部门难以突破的壁垒,或许导致其合力推动手机电视产业产生磕碰。如果因此不能协调一致,而致使偌大一个产业错失发展良机,那就可能要被千夫所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