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为业务代表配备定位手机.
“手机盯人”跨国公司并非固特异一家为业务人员配备定位手机的跨国公司不止固特异一家,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可口可乐(中国)公共事务及传讯部副总监翟嵋处获悉,可口可乐公司已为业务代表配备定位手机,可随时掌握其动向。
2005年曾有媒体报道称,可口可乐公司准备给北京市场业务代表每人配备一款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如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手机定位信号的,按每天500元扣除当月奖金。此公开消息还引用可口可乐员工的话说,“公司使用这种设备,肯定是对我们平时的工作不放心”,且有外部舆论认为,可口可乐此举有监督员工之嫌。
昨天,记者就此向翟嵋求证时,对方表示:“此项制度已经在实行。”这种做法是利用高科技提高工作效率,不涉及侵犯员工隐私。业务代表之前拜访完客户后,需要回到公司排队去填表,去说明客户需要进货的数量,以及拜访了哪些客户,现在通过手机就能随时传回这些数据;同时产生拜访客户的路线图,减少员工重复性劳动。当记者询问有多少人会选择开机时,翟嵋说:“没有具体数据。”且认为员工没有觉得自己受到监督。她反复表示:“选择开机或关机是业务代表自愿的事,公司并不强迫员工开机。”
不过,记者随后就“自愿开机”问题向可口可乐内部其他人士求证时,对方明确告知:“不可以,需要向业务代表的主管报备。”在此情况下,记者再次向翟嵋求证,她又表示,刚才说法有误,“如果(业务代表)有事请假,确实需要向主管口头请假,如果很忙,事后补请也可以,但恶意旷工将遭受处罚。”
潜力上百亿电信运营商力拓定位服务业
“目前整个(定位服务)业都在渴盼3G时代的商机。”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常务副秘书长周频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需要运营商的推动力。
目前,车载定位服务在整个定位服务市场占较大份额,据诺盛电信咨询的研究,2005年国内该产业整体规模为30.52亿元,预计2008年可达114.12亿元。
而与个人手持终端如智能定位手机结合的定位服务,则有望成为未来发展和增值重点。上海畅宇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部部门经理李昂表示,2006年便携导航市场应该有近5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及3G的上马,预计2007年可接近10亿元。
ChinaMobile通信有限公司数据部业务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定位服务是数据业务的重要领域之一。今年ChinaMobile专门成立了一个客户部,致力于推出大量行业应用和基于定位服务业的平台应用。从去年开始,该公司跟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一起,把市区划分成网格进行管理,用GPS跟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实时掌握市政监管人员位置,进行调度分配,今年要在各个省进行规模推广。在物流行业,ChinaMobile推出了一些的车辆管理、车辆调动等服务。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内部人士表示,定位服务在城管中容易推广,每个城管员负责城市的一个网格区域,出勤之时可以利用手机登录打卡,在城管过程当中,发现井盖丢失可通过手机拍照彩信或其他传给城管数据中心,及时处理。目前,在江苏、四川很多城管都开始使用。
中国两大运营商将定位服务分为行业应用和个人服务两类,都进行了大量的业务开拓和商业化准备,今年将大规模启动相关业务。
在行业应用中,ChinaMobile人士透露,今年和明年ChinaMobile重点推出的行业应用首先是物流行业的车务通,基于定位服务平台会衍生很多如警务、城管和邮政等服务项目。ChinaMobile还在与汽车制造行业合作,进军车载导航服务领域。
而联通则开发了长江航道管理和货运的系统,同时为中小企业打造了定位服务的应用。用户在联通开户后,把定位手机号输入进去,企业就可进行员工间的定位,并实现外勤人员的调度、车辆调度、信息广播、紧急救助、绩效考核、用户考核等分级管理。
在个人服务方面,ChinaMobile今年的推广重点是手机地图业务,通过手机客户端可查询所在位置500米之内的餐馆、银行、邮局等信息,还可查询他人位置,但这种服务需要被定位者授权,通常用于亲朋、夫妻之间,目前发展平稳。
而联通除了路线导航、公交查询外,也推出了针对老人和小孩的第三方定位服务。联通相关人士表示,在授权方面,也需要用户提供与被定位人的关系证明,并得到准许。实际定位服务在娱乐方面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一些游戏,一些交友类的服务,今年联通会在这方面推出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娱乐性的定位服务。预计未来将有望取得爆发式增长。
电子地图资源是定位服务产业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有9家企业依法取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包括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和导航硬件生产。
在政策管制上,中国政府不允许外资以任何形式进入中国导航测绘市场。如果外资公司需要导航电子地图,可以向具有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中资企业购买数据产品。外资公司不得以知识产权或投资的方式持有具有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中资企业的股权。
监管空白“盯人”公司隐瞒定位心很“虚”
律师认为,假如是隐瞒员工进行定位,那么“盯人”公司可能涉及侵权,但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关于定位员工侵权”的具体法律.
“专业盯人公司”上海申氏邦特调查事务所是从事婚姻调查、手机定位找人、商业信用信息咨询、市场维权信息咨询等业务的国内最大商务安全咨询公司之一。该公司内部人士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提供服务调查的数年中,大到商贸洽谈、市场争夺、逃债者伎俩、诉前证据搜集,小到翁姑选婿、偷筑爱巢、内幕密情等都是其业务范畴。
该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分部遍及杭州、新加坡、俄罗斯等地。在国内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已形成庞大的调查网络,业务范围同时涉及东南亚各地。除专业调查人员外,上海申氏邦特调查事务所同时拥有一个由各技术研究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公司在工商部门合法注册。
就“盯人”公司采用定位手机跟踪企业员工、向企业出售员工行踪报告一事是否违法的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上海市公安局内部人士,对方称,这类公司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而是由工商部门监管。法律界人士称,只有在被定位跟踪人员遭敲诈勒索起诉“盯人”公司或相关企业时,才由法院受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盯人”公司一般承接不愿意让员工知道自己被定位的中小企业的业务,即隐瞒员工进行定位。上海间者调查事务所有关工作人员说,以前该公司做过这样的业务,但现在不太建议客户隐瞒定位,希望企业还是告知员工,因为告知员工的定位成本低于隐瞒,在告知的情况下,系统会不定时发布消息给员工,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个月仅8元服务费、使用一次交费0.1元的移动亲子通业务,该业务本意是定位老人和小孩,防止走丢。该公司有点担心,被告知的员工万一发现被定位,可能会以侵权名义告企业。
上海申氏邦特调查事务所的网站上公开写着“认真、负责、合理、合法、规范、安全促进构建和协社会”的字样。该公司有关人员表示,以定位系统定位员工用的是权威机构的平台,该系统定位很精准。但当记者问及假如是在隐瞒员工的情况下进行定位是否涉及侵权时,对方则称,现在没有这样的法律,对“合法性”也不愿多谈。
光明律师事务所的杨向荣律师告诉记者,假如企业和员工有协议,“盯人”公司的行为应该问题不大,假如是隐瞒员工进行定位,那么可能涉及侵权,但现在的确没有明确的“关于定位员工侵权”的具体法律,如何对此监管尚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