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迅雷:欲成下个Tencent
网友【老编】 2007-03-18 20:51:00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迅雷是步Youtube后尘嫁入豪门,还是会成为第二个Tencent?

在最近两年风头正劲的风险投资公司联创策源的公司例会上有一项固定议程,内容是盘点该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投资失误和错失的投资机会。在错失投资机会的名单里,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一家公司始终榜上有名,它的名字叫做迅雷。联创策源没能赶上早期对迅雷相对“廉价”的投资机会,在2004年和2005年,迅雷已经接受了IDG VC等投资机构的两轮投资。

当第N次在名单上看到迅雷的名字时,联创策源总裁冯波再也按捺不住,终于向迅雷公司抛出了橄榄枝,于是在2006年年底,一笔据称为2000万美元左右的风险投资进入了迅雷账户。联创策源主导了迅雷的这轮融资,IDG VC等机构也进行了跟投以保持股份比例。在风险投资开始对中国互联网业捂紧钱袋的2006年下半年,迅雷的融资故事多少鼓舞了业界的士气。更吸引眼球的是,在迅雷的此轮融资中,故事的主角还包括股价已超过500美元的Google,Google也在这轮投资中充当了迅雷的战略投资者,据称其投资额为500万美元,同时两家公司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之前发生的Google16.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的案例,对于此次Google对迅雷的投资,海外主流媒体纷纷把“Google中国+迅雷”与“Google+Youtube”模式相提并论,并猜测Google中国也许会在下一步把迅雷收入囊中。

不过迅雷的联合创始人程浩并不这么认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他明确表示。

看来他和邹胜龙(另一位迅雷的创始人)充分吸取了其天使投资人周鸿祎的教训,当年,周以1.2亿美元的价格把3721卖给Yahoo!,而其竞争对手Baidu.com在一年后上市,现市值高达40亿美元。

“在中国做基础服务的,有一个没有做大的吗?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门户、搜索、即时通讯……有一个没有做大的吗?从用户规模上讲,迅雷并不比他们少。”程浩对迅雷的成长空间充满想象,他说,“我们追求的是成就感。”

用户的魔力

迅雷2003年由美国杜克大学毕业生邹胜龙和程浩创办于深圳,原名三代科技,邹胜龙任CEO,程浩则是COO。依靠其独有的P2SP以及P2P技术为用户提供下载服务。

在互联网带宽不断增加的同时,在互联网上传输的软件和视频体积也越来越大,下载需要大量的时间,迅雷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为网民提供高速下载服务。成立四年来,迅雷凭借其快捷的下载速度获得了高速成长(亦因此被《中国企业家》评为2006年度21未来之星企业)。

“迅雷的成功证明了网络多媒体的时代来临。”Google中国区总裁Kai-Fu Lee在宣布与迅雷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截至2006年底,迅雷软件的累计安装计算机数达到1.15亿台,总用户超过1.2亿,单日高峰的客户端安装量为200万,高峰下载量接近8000万次,在中国最流行的应用软件中,迅雷客户端的下载量仅次于Tencent QQ。

但是,“迅雷怎么赚钱,说句实话,外面人看不懂,我们也在探索。”程浩坦陈。因为作为一款单纯的下载工具,迅雷很难吸引使用者的长时间关注,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要明显低于QQ,这也导致迅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捆绑软件和有限的广告等收入模式,虽然迅雷在2006年初就已经实现了赢利,但是收入增长空间却相当有限。而且一旦出现新的更快的技术和下载软件,迅雷将面临迅速失去市场的压力。

办公区与Tencent位于深圳高新区同一座大厦的迅雷很快就从QQ的模式中获得了灵感。Tencent围绕着一款黏性极强的QQ软件衍生出一系列应用,包括门户、电子商务、搜索等,通过多点开花获得回报。迅雷则仿其意行之,通过提供一系列围绕下载链条的上下游的服务来整合资源,以聚拢人气,以此增强迅雷对于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在一款文件被下载之后,还存在一系列管理、应用等操作过程,这是过去迅雷并不会介入的过程。但是在推出用于播放音乐的软件“迅雷听听”后,迅雷开始进入“后下载”领域。不仅如此,迅雷开始与游戏公司共同运营网游,用户可以使用迅雷的账户和密码登陆网游,迅雷称这种模式为游戏联合运营。迅雷还在挖掘用户在下载过程中的机会,通常在下载过程中,用户不再会去理睬下载工具。而迅雷即将推出的版本中将增加另一项功能,使得影视文件可以在下载到中途即可以开始流畅观看,这意味着迅雷将会“接管”用户在下载过程中的注意力。

迅雷另一个吸引用户的手段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下载资源,2006年6月,迅雷推出了迅雷网站,定位于下载资源门户,以此开始打造一个以下载为纽带的社区,推出以提供下载资源为主的迅雷博客,这一社区很快就拥有了超过2000万注册用户,众多网民在其迅雷博客上放置视频文件供人下载。随后,迅雷继而建立起完整的虚拟货币支付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包括网银、手机、充值卡、固话等多种手段购买迅雷发行的雷币,用以支付网游、电影等多种迅雷社区的增值服务。

除了广告和社区,发行是邹胜龙设计中迅雷业务的第三驾马车。2006年8月,迅雷率先在网络上发行了中国生产的动漫大片——《魔比斯环》,并在随后发行了《夜宴》等最新电影,并且签约包括凤凰卫视、华娱卫视在内的一系列正版内容供应商,正式进入互联网影视发行市场,其模式为用户可以支付4元人民币来观看下载影片,迅雷与制作商则按收入提成或由迅雷买断。虽然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不过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网络的正版发行业务对迅雷来说只能是望梅止渴。

但一个围绕下载而建设的互联网矩阵已初具雏形。通过一系列拓展,2006年,迅雷的收入增长了10多倍,而迅雷网站也进入了Alexa全球排名的前50位。

长大的烦恼

当迅雷不再是一家纯粹的技术型公司,它的麻烦也就随之而至。

首先对迅雷发难的是著名的互联网软件下载网站华军软件园。去年6月1日,迅雷宣布成为资源引擎门户,华军软件园在第二天马上反应,宣布正式停止提供迅雷软件下载,并号召所有下载网站停止对用户提供迅雷软件的下载。随后,天空下载站等也迅速跟进,他们指责迅雷通过其P2SP下载技术从这些网站上链接下载内容,占用了网站带宽,但是却没有给网站带来流量。

最终,这件公案以双方在一周后迅速和解而告终,迅雷与华军达成了新的利益分配协议,并在随后和近千家下载网站进行了合作。颇有些意外的是,这次“冲突”因为受到广泛关注而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迅雷的下载量在此期间获得了两三倍的增长。

“华军”事件是迅雷在扩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可以想象,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特别是随着迅雷业务的多领域扩张,这一点看看Tencent多元发展后在互联网业内获得的“全民公敌”称号就能知道。

过去迅雷与网际快车等下载软件的竞争集中在技术领域,只需要埋头研究产品让下载速度变得更快即可,在进入门户、社区、网游等运营领域后,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创业者邹胜龙和程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任何公司的成长都不是一路坦途,国内依然有些互联网公司视迅雷为洪水猛兽,打压之为不胜枚举,我觉得很纳闷,难道竞争一定是狭隘的吗?相煎何太急?!”这或许真是邹胜龙的肺腑之语。

但是摆在迅雷面前的实际问题是,由于产品的用户黏性和忠诚度不够,为了稳固和长远的发展,迅雷就必须在实力还远不如Tencent般强大时进行扩张,这也意味着它需要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来维持多元发展和运营。

Google正是在这个时刻招手摇出橄榄枝。

谁需要谁

据说,Google中国区总裁Kai-Fu Lee很欣赏迅雷。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7年8月发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搜索用户的调查报告,Google在搜索引擎市场的地位继续下滑,作为用户首选搜索引擎的比例只有25.3%,而Baidu.com则达到62.1%,与一年前相比,Google的份额下滑了8个百分点,Baidu.com则增加了14.2个百分点。Google很需要与一家本土化公司合作来提示流量,而对于迅雷而言,与搜索引擎的结合不仅可以引进更强的技术,同样也可以推广自己的产品。

“说白了就是互相推广。”程浩说。因为存在互相需要,他表示迅雷与Google的谈判过程波澜不惊。

当公司还只有几十人的时候,迅雷就在办公区里设置了咖啡屋,员工可以在这里悠闲地享用各种低价饮品,在工作压力增大需要发泄情绪时还能去到另一间房里和同事来上一局激烈的桌上足球,这种宽松的环境与Google在公司大厅里摆放乒乓球台和提供免费食品如出一辙。

背景的相似也让迅雷在与Google谈判的过程中迅速彼此接受对方,“我们都是技术背景的公司,包括我们的创始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在公司文化上都是鼓励创新,都是硅谷文化,我和他们聊起来都比较轻松。”程浩说。

其实早在一年之前,迅雷就已经开始了与Google的合作,在迅雷软件上推广Google的工具栏。此次与Google合作,邹胜龙希望能够做到“让用户使用下载和搜索的时候是一个意念,一个步骤的事情”。

共同的公司文化只是合作的基础,更重要的还是公司利益。

作为多家搜索公司眼中的抢手货,迅雷为什么没有选择在国内搜索市场排名第一的Baidu.com,而是选择了Google?迅雷方面对此避而不答。不过在外界看来,由于迅雷的下载也带有一定搜索技术,与搜索引擎存在潜在的竞争,在未来也许会成为竞争对手,选择与并非最强势的伙伴合作,也是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方式。

接受Google投资,对于迅雷的品牌提升和未来的国际化业务促进作用亦不可小视,程浩透露,迅雷可能会在近期推出一款全球性产品,“Google投资迅雷,这事不用我宣传,我在美国的朋友都知道了,尤其那些炒股票的。一家中国的公司去美国推广,如果说是Google的产品,ok!I’ll try。是不是有这种感觉?”他反问。

对于风险投资来说,Google的投资更是利好消息。Google的加入为迅雷未来的上市加入了一枚有力的砝码,即使选择出售迅雷,Google也是一个不错的买家。

Google在收购Youtube之后,为未来可能的知识产权诉讼准备了数亿美元,并同时积极与各大版权机构谈判,以取得在YouTube上合法播放其视频内容的权利。而就在Google和迅雷宣布合作后一周,同样的麻烦也找上门来。美国电影协会声称,Google应敦促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禁止用户下载非正版电影,该协会亚洲区执行董事马修齐特汉姆认为目前许多用户仍在使用迅雷下载非正版电影。毫无疑问,版权问题仍然是埋在迅雷海外上市路上的一颗暗雷,尽管迅雷与Baidu.com一样,自身并不提供非正版内容。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18 20:51:00  回复

回复/评论:迅雷:欲成下个Tencent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2.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3.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4.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5.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6.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7.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8.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9.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10.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11.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12.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13.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14.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15.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16.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17.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18.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19.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20.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21.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22.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23.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4.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25.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26.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27.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28.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29.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30.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31.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32.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33.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34.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35.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36.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35.215.148, 2025-04-29 22:43:20

Processed in 0.04814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