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手机常常死机,运行速度变得很慢,常常自动发出SMS或者彩信——如果你的手机出现其中一种状况,你就该回想自己是否收到来路不明的SMS,是否在公众场合打开蓝牙功能,是否曾用手机上网下载东西。
如果其中有一个回答是“有”,那么你的手机极有可能中了病毒。
和大多数人一样,陈先生曾经觉得手机病毒离自己很远,但是1月2日手机病毒来到了他的身边。早晨8时,他打开手机,发现收到一条新彩信,题目是symbianupdate,发件人显示是他的同事。他打开彩信,“嘟”的一声,手机发出警告,屏幕显示“没有可操作的对象”。中午吃饭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手机显示电量不足,他觉得有些蹊跷,前一天晚上充的电,一上午没怎么用手机,电池却快没电了。
更蹊跷的事情发生在下午。陈先生遇到发彩信的同事,向他问起早上无法打开的那条彩信的内容,得到的回复出乎他的意料。“什么?不会吧,你也收到啦?”陈先生意识到那条彩信很可能是病毒。陈先生赶紧删除了那条彩信,上网下载杀毒软件,瑞星、金山、东方飞塔……他把目前能用于手机的杀毒软件全装上,然后启动杀毒程序。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晚上,他在手机里突然发现有一条发送彩信的操作记录——可是他记得当时自己并没有发,又过了几个小时,陈先生又在自己的手机通讯记录里发现了若干条发送彩信的操作记录,但这些都不是他所为。
停机后,手机仍在对外发彩信
才一天多时间,手机自动发出了一百多条彩信,最后竟被发到欠费。并且,他手机欠费后三天内,已处于停机状态的手机仍在不断地自动往外发彩信。因为这些自动发出的彩信也是要收费的,所以他焦急地拨打移动公司的10086客服热线询问是怎么回事,客服人员回答说:“你的手机可能中了‘手机病毒’”。客服小姐告诉他手机病毒主要通过病毒程序启动手机一项服务,或者破坏手机软件这两种方式影响手机正常使用,其表现非常多,如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并将录音四处传送;自动打出电话、删除手机上的档案内容;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等等,严重的话还有可能损坏SIM卡、芯片、电池等硬件。建议陈先生赶快拿去维修。”
手机维修店高薪聘请杀毒高手
记者是在江头的一家手机维修站认识了陈先生的,他当时拿着手机来维修。维修店老板小王告诉记者,上个星期就有12个人因为手机中病毒拿来修理。“去年上半年手机病毒还很少见,一个月难得一两个,在我印象中从去年8月份左右开始多了。”
“有规模性爆发的可能”,这是中博手机医院技术人员陈里果的判断。他这么判断是基于病毒的特点:“现在手机病毒改进了传播方法,有一种是通过蓝牙传播,你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开启蓝牙功能就会被感染,并且同时传染给周围使用蓝牙的人;另一种是通过彩信,被感染后也会自动启动群发功能,发送病毒彩信给手机里储存的号码。一个单位只要有一个人中招,其他人就很有可能被传染,所以,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厦门手机在线的技术经理陈先生告诉记者,手机病毒可能爆发的另一原因是智能手机的流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浏览、下载彩铃、彩信、看电影的用户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带来安全隐患。据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近4000万,手机病毒增长了450%。普通手机上网下载铃声、屏保也极有可能被传染。”江头一些手机维修店最近都在钻研手机病毒这个新课题。一家颇具规模的手机维修店老板说,以前手机维修仅仅是一般的硬件维修,而手机中了病毒就不是换个零件那么简单,需要进行手机软件杀毒、升级,否则整台手机就会报废。他们店里高薪聘请了两个懂手机软件病毒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中毒”手机的维修。
贴心提醒 不明来源或乱码信息很可能是病毒
夏新手机研发中心王晟对手机病毒有专业的研究。在他看来,手机病毒从传染方式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利用手机操作系统的漏洞;一种是像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一样,在手机里面安装程序,受到某些驱动后会自然产生执行关机或者某项功能反复运作的命令。”知道手机病毒的原理就可以分析病毒传播的大概方法,“一种是利用漏洞,它只要携带一定的代码,这些代码能利用系统漏洞出现特定征兆,如死机或者速度缓慢,这种代码只要通过一般的文字SMS就能传播了;另一种就是通过植入程序,发动程序来操作系统,单靠小的SMS是很难完成的,必须依靠彩信、蓝牙或者网上下载。”
“智能手机容易中病毒在于它一般有蓝牙,许多用户也用来上网、接发彩信,而一般手机这些功能相对比较弱。”王晟说,接收彩信或者SMS要小心,“不知道来源的彩信,或者乱码的SMS不要随意打开,那些有可能就是病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有些病毒就是伪装成拜年信息传播的。
王晟教给记者一个杀毒简易方法:“如果是手机自动关机等小问题,估计是SMS病毒,你只要回想是接到哪条SMS后开始出问题的,然后把那条SMS删除掉就可以了;如果是中了程序性病毒,你可以到网上查找杀毒软件。”
手机“防毒”8项注意
1.确认下载网站的安全性。用手机下载各种资讯时,应选择正规的专业网站,尽可能避开个人网站或知名度不高的网站,以免受到隐藏在诸如游戏程序、应用程序等文件中病毒的攻击。
2.拒绝不明设备的连接请求。当手机用户使用蓝牙、红外线、Wi-Fi等无线通信功能接收信息时,特别要注意陌生设备的连接请求,在未弄清楚底细的情况下应拒绝接受。
3.删除不明或“诱人”SMS。当用户收到各种乱码、恶意程序或者打着各种“诱人”标题的SMS和彩信时,千万不要打开,应坚决删除,以免留下后患。
4.慎选手机背景和屏保。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手机自带的图片作屏保设置,尽量避免从个人网站下载美女、风景等图片作为屏保。
5.不要随意浏览个人、黑客或色情网站。这些网站大多隐藏着恶意代码,一旦进入手机就会破坏或盗窃内存的数据和资料。为此,用户不要将银行账号、存折密码、涉密资料等重要信息保存在手机内。
6.不要接听异常显示的来电。当接到不是显示对方电话号码而是别的字样或奇异符号时,千万不要接听。
7.选购具有“防毒”功能的手机。部分手机厂商已开发成功带有反病毒芯片或者具有反病毒功能的手机。
8.手机中毒应立即关闭。如果无法关机可以将电池取出,然后取出SIM卡放入另一部手机,把可疑的SMS或其他信息删除后再放回原手机;如果手机仍无法正常工作,应找厂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