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4日,浙江丽水警方破获了一起“Q币大盗”案。据丽水警方查实,用于充值贩卖的QQ号有6000多个,初步认定的盗打的电信资费为85万元,获得的实际收益在26万元左右。在虚拟世界里,虚拟货币显得非常实用,实用到有人认为会冲击冲击人民币。
对于日益受到关注的“Q币冲击人民币”的风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规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Tencent应该回收Q币,以避免让Q币冲击人民币成为现实。
此前,学者杨涛提出的“Q币冲击人民币”观点引起了轩然大波,连央行都表示密切关注,以防止出现通过Q币等虚拟货币洗钱的情况。
对此,阿拉木斯表示,目前Q币根本不可能冲击人民币,只是在理论上存在冲击人民币的可能。他认为要打消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顾虑,Tencent最好的办法是自清门户,让Q币不再具有货币的特性。
根据货币理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主要是有五大功能——价值尺度、储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国际货币。而目前最受大家诟病的就是Q币的流通性,如果能解决Q币的流通性问题,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方面就自然失效,Q币不再成为货币。
此前,虽然Tencent一再对外表示,Q币只能用来购买Tencent的增值服务,并无其他功能;但实际情况是,目前Q币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整个虚拟世界甚至部分现实世界普遍认可的一种待币券,很多商品都用Q币标价,有的小公司甚至用Q币来发薪水。Q币的这种普遍流通不得不让人自然地把Q币=待币券=人民币;也不得不让央行关注。
阿拉木斯认为要打消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顾虑,让Q币不再具有货币的特性,最好的办法是不让Q币在外流通,Tencent自己回收Q币。
阿拉木斯认为, Q币既然是Tencent自己发行的,完全可以自己回收,这样可以让Q币只在Tencent平台上内循环,真正使Q币只用来购买Tencent的增值服务,并无其他功能。此前,Q币在Tencent平台外流通,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Tencent没有一个回收Q币的通道,Tencent用户不得不自己私下交易、流通。
而且阿拉木斯认为,建立回收平台,也有助于改变目前的Tencent产品安全性差的印象。一旦Q号、Q币的回收需要自己掏腰包,Tencent必然会加大力度改进Tencent产品的安全性,这样,目前Q号、Q币规模、频繁被盗的现象,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而且给广大Tencent用户一个暗示——如果被盗,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用户的财产,也包括Tencent的营收,让用户更理解Tencent的苦衷。
在此前相当多的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民认为——服务提供商Tencent应该为Q号、Q币规模、频繁被盗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