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货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的问题,已经有许多媒体朋友曾跟我探讨过,我也明确地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日前,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郑重表态,称Q币是一种支付手段,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不会冲击人民币。从而为有关Q币是否会冲击人民币的问题一锤定音,我个人认为,现在继续把这个已经定性的问题拿出来反复讨论,意义不大。
当然,并不是因为虚拟货币不会直接冲击人民币,央行就对之放任不管,央行官员曾多次表示,对于通过虚拟货币洗钱的问题要加大打击力度。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无论Tencent、新浪、还是Baidu.com等其它虚拟货币提供商,对于央行的监管都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有了有秩序的管理,虚拟货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在目前Tencent与淘宝诉讼案进行过程中,我相信法庭会作出公正审理,因此并不想过多评论,但由于新华网浙江频道的记者对我的言论可能有一些误解,还是希望作一个澄清。
首先,对“虚拟货币”的定义,我和业内的其他朋友是有一定疑虑的,但现在央行已经对各种虚拟币冠以这样的称呼,我们不妨沿用这个说法。但我以为,虚拟货币其实有两种形式,需要区别对待:第一种是普通货币的虚拟形式,它的流通性及功能和人民币是完全对等的;也是应该由央行来直接发行的,目前中国尚没有这种形式的货币, 诸如银行卡、存折等只是货币的电子化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货币;第二种是在网游等虚拟的非现实的经济体系中从事虚拟物品交易的代码。它实际上类似于游戏币,在游戏中可以用来换取道具、装备或经验值等,但并不与现实的人民币发生关系。然而中国有许多的游戏地下练币工厂,通过雇人练级等获得游戏币然后通过个人交易网站或者其他途径买卖,相当于将无价值的物品与人民币挂钩了,自然有冲击人民币一说了。
我个人认为,Q币不属于这两种形式的任何一种,但从其功能来看,Q币类似于第二种情况,但由于Q币是需要人民币购买的,不会无原由的产生和发放,因此Q币相比游戏币是有价值的。然而这正是引起混淆,认为Q币无限制发行可以冲击人民币的的原因所在。
其次,根据Tencent和国内所有游戏运营商的用户协议,Q币、游戏币、游戏道具等虚拟物品是禁止私下交易的,但由于网上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了交易的通路,使得一些人可以在网上买卖Q币和其它各种虚拟货币及游戏道具、装备与帐号,并导致许多游戏地下练币工厂、“金币农夫”等现象。导致不法分子可以借此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这也是央行今年反洗钱的监管重点。去年底,韩国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向国会提交法案要求禁止虚拟物品的第三方交易,这对中国的相关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也注意到,近日eBay公司发言人Hani Durzy向Slashdot透露即将采取行动禁止商家出售虚拟财产,就为国内的交易平台作出了很好的借鉴。
第三,关于新华网浙江频道的记者朋友所提出的,Tencent建立Q币回收机制的观点,我所回应的关于可行性问题是需要商榷的,其文章对我的本意可能有些误解。我认为,禁止Q币在外的私下流通,Tencent有权回收Q币,但这个回收并不是以购买的形式,如果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剧Q币流通的便捷性,我认为Q币的私下交易不能通过放任交易来抑制,应该通过管理私下交易来控制,对于Tencent有明确证据是盗窃而来的QQ号码和Q币,Tencent有权无条件强制回收,这样才能堵住Q币的泛滥交易。对于盗窃QQ号码和Q币的现象,我一直认为,盗窃案频发严重了影响Tencent的商誉,并最终影响其经营收入,这种情况的蔓延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应该加大力度打击盗窃者和销赃者的责任,如果认为放任交易可以抑制Q币被盗的现象,这恐怕是个南辕北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