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 张莹】近年来肆虐互联网的流氓软件在年底逐渐被控制,但是黑客和病毒制造者等团伙却空前地猖獗起来,他们除了制造能和杀毒软件对抗的新病毒之外,还频繁地在各个网站上植入木马,并疯狂地将用户电脑变成任由他们控制的僵尸网络。瑞星公司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2006年被截获的新病毒中90%以上带有明显的利益特征,有窃取个人资料、各种账号密码等行为。
去年新增病毒23万
根据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的数据,由于黑客普遍利用程序给病毒加壳(相当于把病毒加密变形),实现“机械化生产病毒”,使得2006年出现的新病毒数量急剧增加,达到23万的惊人数字,几乎等于以往所有病毒数量的总和。这些病毒往往带有明显的利益目的,以海量的新病毒来对抗杀毒软件的查杀,达到商业目的。
这些新病毒中,以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个人虚拟财产信息的病毒占到总病毒数量的71.47%。2006年6月,中国还出现了首个勒索病毒“进程杀手变种Q”。瑞星反病毒专家预测,此类“勒索木马”可能在未来不断出现。
从感染电脑数量来说,以往肆虐的“灰鸽子”、“高波”等老毒王已经退位,去年年底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后来居上,成为年度新毒王。
黑客作案由明转暗
《瑞星安全报告》指出,2006年以来黑客团伙与杀毒软件对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从刚开始的“偷偷摸摸”转变成明目张胆的技术对抗。
同时,黑客团队会利用程序自动给老病毒披上“马甲”(加壳),使得杀毒软件无法识别,从而“批量生产”出大量恶性病毒,这给一些技术薄弱的反病毒公司造成了沉重的压力。除了“加壳”之外,Rootkits技术也被黑客用来与反病毒公司进行技术对抗。所谓Rootkits,就相当于病毒的“盔甲”和“隐身衣”,采用此技术的病毒很难被发现并彻底查杀。
并且,由于某些国外杀毒软件自身编写存在缺陷,黑客团伙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缺陷。2006年底,瑞星截获了几个专门针对此类杀毒软件编写的病毒,它们会修改系统时间为1980年或2060年,该操作可使一些国外杀毒软件自动关闭,使病毒轻松侵入用户的计算机当中。
从行为上说,传统的病毒感染方式已经被黑客摒弃,采用综合性手段传播、目标直接指向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现在黑客散播病毒的基本特征。网站挂马、直接攻击杀毒软件,并且通过频繁升级新变种来逃避查杀,成为病毒提高生存能力的法宝。
当前,编写病毒——攻击网站植入病毒——用户感染(机器被黑客控制,构成僵尸网络Botnet)——窃取用户资料——在网上出售,这一系列环节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可以给黑客团伙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的黑客团伙甚至在国外叫卖被病毒感染机器(通称为肉鸡)的控制权,国外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机器攻击网站,敲诈网站的所有者,或者发送垃圾邮件等,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流氓软件陆续退场
在反流氓软件工具和社会舆论的打击下,以往制造流氓软件的商业公司逐渐改变了做法,有些公司出于商业考虑,开始完全退出流氓插件业务。
从用户投诉来看,正规商业公司制造的流氓软件给用户带来的麻烦在逐步减少,《瑞星安全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流氓软件求助已经从高峰时期的每月800余例,降低到年底的200余例。
由于反病毒厂商的强力追杀,有部分流氓软件变身真正的病毒,企图蒙混过关。瑞星副总裁毛一丁表示,反病毒公司将持续加强对打击流氓软件的投入力度。对于那些变身为恶性病毒的流氓软件,也将采取更为彻底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包括动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