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铎
日前,持续一个多月的新浪2006网络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谢幕。此前此后,TOM、Tencent也纷纷举办了各自的网络评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也已经揭晓。
每逢岁末年初,各类媒体主办的评选颁奖活动总是层出不穷,凭借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高效便捷的传播途径,网络盛典正在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盛典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尽管网络媒体举办盛典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年,但与传统评选相比,网络盛典具有更广泛的参与性。
这对于大众来说无疑更具亲和力,以草根身份走红的易中天、郭德纲、后舍男生、极地阳光的受关注度和受欢迎度丝毫不逊色于娱乐明星,这种独有的草根文化在新浪网络盛典上得到更多地体现和尊重。
有人说,“超级女声”的火爆让人们不仅记住了几个年轻的女孩的名字,更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赞助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在各类电视媒体举办的盛典活动中,企业冠名赞助已经成了很常见的合作模式,但在网络的盛典活动中,企业赞助却并不常见,然而新浪2006的网络盛典却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登陆新浪2006网络盛典的页面,众多知名企业集体亮相,成为网络盛典活动中的一个经典营销案例。
据悉,作为新浪2006网络盛典的总冠名商,温州著名名营企业奥康第一次牵手新浪的广告投入过千万,这也是国内鞋服企业目前在网络营销上的最大一笔投入。在分类评选中,其他赞助商的身影亦清晰可见,蒙牛、Samsung 、联想、Motorola 、完美时空分别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受众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类别进行赞助,有些赞助商的产品也成了网民投票的奖品。
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如耐克等运用网络营销进行品牌推广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国内一些实现国际化的品牌如联想、海尔等也十分善于运用网络平台。业内人士分析,新浪2006网络盛典上诸多企业扎堆进行网络营销,无疑是瞄准了新浪网络盛典背后的强大的注意力经济和市场空间,这对于新浪和赞助企业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无疑,形式各异的盛典背后蕴藏着的是媒体的注意力经济。盛典活动的举办又大大强化了媒体在某领域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成为其在激烈的传媒产业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浪历届网络盛典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让向来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文化能与社会文化主流并驾齐驱,借助新浪网络盛典的舞台,深受大众网民青睐和拥戴的网络流行风尚成功地从进入主流文化的行列,甚而成为流行文化的风向标。
更关键的是,这种注意力还将为主办方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作为盛典经济的巅峰杰作,2006年度奥斯卡颁奖典礼电视广告以每秒5.7万美元、每条30秒的规格报价,仅3个小时直播中插播的广告一项,美国广播公司的收入就达8700万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有传统媒体掘金盛典的“珠玉在前”,网络媒体暗战注意力经济的动力显然不小,能否成功举办一场有分量、有权威、有人气的网络盛典,也成为各个网站考虑的重点。